大战中的插曲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拯救(zhěng) 井陉(jíng) 襁褓(qiǎng)
B.殒命(yǔn)
频繁(pín)
哺育(fǔ)
C.颠簸(bǒ)
辗转(zhǎn)
彷徨(páng)
D.沟壑(hè)
幡然(pān)
菩萨(pú)
答案C
解析A项,“陉”应读“xíng”;B项,“哺”应读“bǔ”;D项,“幡”应读“fā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轰鸣 激烈 扫荡 刀光箭影
B.拘束
惨庝
抚养
孤苦伶仃
C.携手
野蛮
无辜
横征暴敛
D.感概
盈眶
兵戎
背井离乡
答案C
解析A项中“箭”应为“剑”;B项,“庝”应为“痛”;D项中“概”应为“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点的空白。整个降落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月面软着陆技术,但落月难度更大。
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延时,这对于瞬息万变的降落过程而言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为了防范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G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地方暂存,( )。GNC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万无一失。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B.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C.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D.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答案A
解析括号所在位置是对“数据延时注入功能”的具体阐述,陈述的对象是“数据”,从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可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标签时间”是固定的,而“着陆器”上的时间是变化的,因此应选择“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故排除B项。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B.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C.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答案B
解析A项,表示意思的递进;B项,表示解释说明;C项,表示意思的转折;D项,表示话语的中断或声音的延长。文中“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故选B项。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B.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C.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D.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答案B
解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研发费时三年的”语序不当,“担负……整个过程的控制”搭配不当,“环月、奔月、落月”语序不当。因此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请根据以下信息,以实验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格式正确。(可对文字进行适当删改)(6分)
①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学校团委拟举行演讲比赛。
②本次比赛由学校团委举办,请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③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
④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牢记国恨,振兴中华”。
⑤比赛时间为2020年8月15日晚7点,通知发布时间为2020年7月15日。
答案示例
各年级:
学校团委将于2020年8月15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以“牢记国恨,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演讲比赛,届时请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实验中学校团委
2020年7月15日
解析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根据以下信息,以实验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所以要先回顾“通知”的格式,再浏览所给的材料,最后按照“通知”的格式来写即可。“通知”一般包括标题、通知对象、正文、署名、时间。本题从题干来看,通知对象是“各年级”,正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比赛的时间、比赛的地点、比赛的项目、比赛的主题以及要求,署名应该是“实验中学校团委”,而时间为2020年7月15日。明确了这些内容,按照通知的格式进行拟写即可。
二、课内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小孩子还挺有意思,开始不肯吃,我用水把梨冲洗了以后,她才接了过去。
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嗯嗯”地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她1980年来我国探望的时候,对我说,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说“妈妈死了”,翻译就由此认为她叫“兴子”了。
两个小孩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人民日报》在1980年发表的那几幅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后来,我安排往石家庄送她们,找了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了一副挑子。那时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岭,不怕颠簸。我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我还给日本官兵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原文是: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
经我救治无效,
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
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
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
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二日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考虑到眼前的处境,从关心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决定还是把两个孩子送回日方。
B.美穗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常常跟随着“我”,是因为她感恩“我”救了她,决定长大后要报恩。
C.给两个孩子找“最好的交通工具”,“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表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D.写这封信的直接目的是保护孩子和送护人,重要目的是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
答案B
解析“感恩‘我’救了她,决定长大后要报恩”属于无中生有。
8.美穗子为什么会“开始不肯吃”?后来为什么又“显得不那么拘束了”?从中你感受到聂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6分)
参考答案美穗子见父母在战火中失去了生命,充满了恐惧,因此,不敢吃。后来,聂将军的精心照料让她打消了顾虑,渐渐淡忘了战争的创伤,所以不拘束了。从中可以感受到聂将军是一个和善、具有宽广胸襟的人。
9.聂将军写的这封信表明了中方怎样的态度?(6分)
参考答案八路军讲仁爱正义,办事负责,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但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世界和平,也必将抗战到底,直至胜利。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36分 实际得分: 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草有时比花漂亮
肖复兴
草有时比花漂亮,这话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所有的草都应该也是开花的,只不过,它们大多数的花很小,我们几乎看不见,或者基本忽略掉了它们,甚至鄙夷不屑地认为:它们居然还会开花?
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孩子,认识最早最多的草,是狗尾巴草。那种草的生命力最顽强,属于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类型。在大院墙角,只要有一点儿泥土,它们就能长得很高,而且是密密地挤在一起,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挤狗屎”的游戏,大家拥挤在一起看谁把谁挤出人堆。夏天,狗尾巴草尖上长出毛茸茸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不是它们的花,我们男孩子常常会揪下草尖探进女孩子的脖领里,逗得她们大呼小叫。
我对我曾经度过童年少年和整个青春期的大院的回忆,少不了狗尾巴草。大院里,有很多色彩鲜艳、芬芳四季的花木,但是,不能少了狗尾巴草,就像我们大院里那位老派的学究的桌前,少不了一盆蒲草。蒲草,是他的清供,自是高雅;狗尾巴草,是我童年的伙伴,是如今老年回忆中少不了的一味解药。
离开大院,我到北大荒去了六年。当地老乡常对我说去打羊草。我不知道荒草甸子的草是不是大多属于羊草,用来喂牲口的,应该是那种叫作苜蓿的草。野生的苜蓿草,在北大荒很多,但一般不会生长在沼泽地里。那些生长在沼泽地里的荒草,很长,很粗,韧性很强,不容易扯断。当地的老乡和我们知青的住房,都是用这种草和上泥,拧成拉禾辫,盖起草房来,再在房子的里外抹上一层泥,房顶上苫上一层。别看是草房,冬天却很保暖,荒原上的荒草,居然派上这样大的用场。当年在北大荒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现在,看到公园里修剪得平整如地毯一样的草坪,再想起它们,贫寒的它们,没有草坪的贵族气息,却更接地气,曾经温暖过我整个的青春。
在北大荒,我见过最多的草,一种是乌拉草,一种是萱草。夏天的时候,成片成片的萱草开着黄色的喇叭花,花瓣硕大,明艳照人。在它们还没有绽开花瓣的时候,赶紧摘下来,晾干,就是我们吃打卤面时放的黄花菜,北大荒的特产。那时候,我是把它们当作花的,从来没有认为是草。但它们确实是草。
现在想来,萱草应该属于草里的贵族了。草里面开那么大那么长花朵的,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后来,读孟郊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想起年轻时北大荒的萱草,不禁心生感喟,我看见的是成片成片壮观的萱草花,母亲却看不见,但母亲的堂前明明也是有萱草花在开着呀,因为母亲望着的是天边久不归家的儿子。对于萱草,我不再认为属于贵族,而属于亲情。
属于贵族的草,如今大概是薰衣草了。不知从何时起,薰衣草被大片引进种植,普罗旺斯成了高贵的背景。
去年,我去密云一家山地公园,吸引众多人前往的,是那里的一片薰衣草。拍照的人,一拨紧接一拨,成了流水的兵,薰衣草成了铁打的营盘,被宠爱有加。不仅如此,还被制成薰衣草口味的冰激凌,在那里专卖。
今年,我去广东新会,在巴金写过的“小鸟的天堂”前,有一片跟薰衣草一样紫色的园地,很多人呼叫着薰衣草像呼叫着情人的名字一样,奔向前去拍照。拍完照后,才发现草地前立有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鼠尾草”。鼠尾草和薰衣草的确像是双胞胎姊妹,长得很像,鼠尾草却只能是薰衣草的替身。如果薰衣草是属于草中的贵族,鼠尾草大概属于平民了,因为它们很常见,几乎在所有的公园里都能够见到。
就像在一般人眼里,花要比草高级,草中也确实是有这样贵贱之分的,在我国古代就早已有草芥之说。这不过是人群中社会学划分在花草中的折射而已。看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生的故事》,他把苜蓿草说成草中的灰姑娘。苜蓿草就是我们北大荒司空见惯的羊草,岁岁枯荣,任人践踏。同样是草,只能喂牲口,不能如萱草一样给人吃,更不能如薰衣草一样为人作拍照的背景,甚至可以制成冰激凌吃。大自然中,如这样卑微的草有很多,多得我根本叫不上它们的名字。
(选自《文汇报》,有刪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写“草有时比花漂亮,这话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所有的草都应该也是开花的”,是为了体现作者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使作品主题更加鲜明。
B.第二段中运用比喻写狗尾巴草“密密地挤在一起,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挤狗屎’的游戏,大家拥挤在一起看谁把谁挤出人堆”,生动形象又充满童趣。
C.生活的阅历,亲人的别离,让作者对萱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对孟郊诗的引用,充实了内容,深化了意境,充分表达出萱草上凝结着的美好情愫。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内容丰富,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信手拈来,既有知识含量,又具文化气息,且情感鲜明,充分体现散文创作“形散神聚”的特点。
答案A
解析A项,“为了体现作者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错误,从文中来看,这是借助花的形象来刻画草的形象,突出草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侧面表达了作者对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本文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请举三例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①第四段第一句话“离开大院,我到北大荒去了六年”,承上启下,由对童年少年生活的回忆过渡到对知青生活的回忆。②第六段的末句“对于萱草,我不再认为属于贵族,而属于亲情”与第七段的首句“属于贵族的草,如今大概是薰衣草了”,前后勾连,文气贯通。③第八段“去年,我去密云一家山地公园”和第九段“今年,我去广东新会”,一样的句式结构,相互呼应的时间,使得这两段衔接紧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衔接,进而考查对散文结构布局的理解。需要找到段与段之间过渡的句子,加以简要分析。
3.文中的各种草身上,分别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北京四合院里的狗尾巴草,联结着作者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时生活,寄托作者对那段生活的无限怀恋。②北大荒的野生苜蓿草,见证了作者的青春岁月,给了作者艰苦生活中的暖意,作者对那段生活充满感激与怀恋。③引用孟郊诗句谈萱草,寄托着作者对亲情的珍惜。④贵族的薰衣草、平民的鼠尾草,作者说“这不过是人群中社会学划分在花草中的折射而已”,表达他不赞成草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感情倾向。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写的是草,从北京四合院里的狗尾巴草,到北大荒的野生苜蓿草,再到萱草,最后写到贵族的薰衣草、平民的鼠尾草,字字句句,看似在写草,实际上是在借草抒发自己的情感。北京四合院里的狗尾巴草,寄托着对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时生活的无限怀恋;北大荒的野生苜蓿草,见证了作者的青春岁月,给了作者艰苦生活中的暖意,作者对那段生活充满感激与怀恋;萱草寄托着作者对亲情的珍惜,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贵族的薰衣草、平民的鼠尾草,表达作者不赞成草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感情倾向。全文用草记事,以草写理,借草抒情,每一种草代表着作者的一段人生经历,更抒发了作者的一种情感。
二、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什么是IP【注】?哪吒这样的就是IP。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强势“复活”了这个古老的神话人物,不仅赢得了现在,也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跨媒介内容运营是IP区别于常规文化产品最显著的特点,( ),最典型的当属美国两大超级英雄阵营(漫威和DC)及迪士尼。这些IP起始于漫画,从线上跨到线下,从纸上跳到屏上,电影隔几年推一部,商业开发覆盖游乐场、玩具、服装、食品等各行各业,人民群众 ,幕后金主盆满钵满,加之,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传播 ,对老中青少实现全覆盖,IP资产长盛不衰,不断增值。动漫形式因其 强,是最常见的IP起点,据统计,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IP中,约有七成改自动漫。假如从动漫出发是最可行的IP 路径,哪吒这次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注IP直译为“知识产权”,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雅俗共赏
见缝插针
创造力 生成
B.喜闻乐见
无孔不入
可塑性 养成
C.雅俗共赏
见缝插针
可塑性 养成
D.喜闻乐见
无孔不入
创造力 生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根据语境,此处应该选择“喜闻乐见”。“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无孔不入”指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坏事。语境中主语是“移动互联网传播”,后一分句说的是对老中青少实现全覆盖,因此应该用“无孔不入”。“创造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可塑性”指生物体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影响下,某些性质能发生变化,逐渐形成新类型的特性。语境中的主语是“动漫形式”,根据语境,动漫形式可以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特性,但不一定具备产生新思想、发展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因此,选择“可塑性”。“生成”,指自然现象形成或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养成”,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教育。语境中,从动漫出发是IP经过培养后形成的路径,因此,选择“养成”。分析可知,B项全部正确。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有助于IP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B.IP可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C.这使IP覆盖更广泛的人群,IP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D.IP可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使IP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答案A
解析“跨媒介内容运营是IP区别于常规文化产品最显著的特点”,谈的是IP与常规文化产品有所区别的最显著特点,根据上下句的连贯,补写部分的主语应与前面的句子保持一致,因此,补写部分的主语不能是IP,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D项。补写部分用“这”来指代前一分句的内容,说明跨媒介运营对IP发展的作用。C项,前一分句表意过于绝对;第二分句暗换主语,使得句子前后衔接不当,故可排除C项。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强势“复活”了这个古老神话人物,既赢得了现在,又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B.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使得这个古老神话人物强势“复活”,赢得了现在,更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C.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这个古老的神话人物强势“复活”,既赢得了现在,但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D.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这个古老的神话人物强势“复活”,不只赢得了现在,也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文中画线句子中“赢得了现在,也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呈现的是递进关系,但分句所用的关联词“也”表并列关系,应该用“不仅……还……”。另外“赢得了未来”“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的主语应该是“神话人物哪吒的强势‘复活’”,而不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A项,整句主语都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时“既……又”是并列关系,因此排除A项;B项,整句主语都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因此排除B项;C项,“既……但”,关联词使用不当。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斑马线是一个直观的窗口。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① 。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因为,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从这一点出发,② 。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③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做出最大牺牲的人,都被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因此,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一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
参考答案①而且是生命线、道德线 ②汽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 ③就是守护道德线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①处,根据横线前“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和横线后“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斑马线也是一条生命线”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从这一点出发”,线上应填结论性语句。根据分析,结合横线前“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此处填写表示“汽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前文“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以及横线后伏尔泰的话及“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一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推断出此处填写的句子为“就是守护道德线”。
8.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简要概括“抗战美术”三个时期的特点。(6分)
自1931年起,以反映与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均为“抗战美术”。“抗战美术”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3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大批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画笔当成枪炮,记录了全民族奋起抗争的人民形象,作品以小幅木刻画为主,包括当时后方报刊上发表的木刻画、漫画及连环画。第二阶段从1949年至2009年,这段时期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艺术家创作“革命美术”,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阶段从2009年至2015年,这一时期由国家叙事大型展览主导的抗战艺术创作,成为抗战美术的当代诠释与重要组成,进一步丰富了“抗战美术”的题材与内涵。
第一个时期: ?
第二个时期: ?
第三个时期: ?
参考答案(第一个时期:)艺术家自觉记录抗战中的人民形象。
(第二个时期:)国家组织艺术家创作“革命美术”。
(第三个时期:)国家叙事大型展览主导下的抗战艺术创作。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抗战美术”各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第一个时期要抓住艺术家的个人自觉,第二个时期要抓住国家组织艺术家创作“革命美术”,第三个时期要抓住“大型展览主导的抗战艺术创作”。(共40张PPT)
大战中的插曲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2.了解并践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主要作品有《聂荣臻回忆录》。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1938年秋,日本开始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希望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议和;同时国共双方的摩擦也一直不断。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把分散在长城、华北和东北的一部分军队集中起来,依托着铁路和公路,对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日军实行“囚笼政策”,筑堡挖沟,想要控制并且缩小抗日力量,给抗日根据地造成严重困难。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也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聂荣臻讨论确定破袭正太铁路。华北八路军针对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也就是百团大战。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
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2.写对字形
词语
易错字
?
词语
易错字
井xíng
陉
bǔ育
哺
yǔn命
殒
diān簸
颠
暴liǎn
敛
fān然
幡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3.掌握词语
(1)刀光剑影:形容杀气腾腾的氛围。也形容激烈的搏斗或厮杀场面。
(2)伶仃孤苦: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最后落得抑郁而终的下场。
(3)横征暴敛: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4)背井离乡:被迫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
(5)兵戎相见:指发生武装冲突。
例句:尽管伊朗声讨美国的声势浩大,但可选项实在有限,美伊仍在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4.词语辨析
哺育·抚育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幡然·突然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伶仃孤苦·形影相吊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大战中的插曲》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一件“曲折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情——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既彰显了我军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理解文章内容
1.如何理解“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这句话的内涵?
点拨:①在激烈的战火中我军拯救了两个日本小姑娘。②拯救这两个日本小姑娘有益于宣传我党我军政策。③拯救这两个日本小姑娘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④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2.聂荣臻给日本官兵写了一封信,有什么意义?
点拨:①通过这个事件和这封信可以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宣传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②这两个小孩子,也是战争的受害者。③可以宣传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绝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④在日军中间开展工作,组成更大的“反战同盟”。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二 把握思想观点
3.美穗子事件对于促进中日友好有什么重大影响?
点拨:①让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认识到了侵华战争的罪恶,他们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②宣传了我们的政策,显示了我们爱好和平的一贯主张。③可以促成中日两国人民化干戈为玉帛,永不兵戎相见。④美穗子事件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借此希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学习本文之后,你对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又有怎样的深刻认识?在和平年代应该如何践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点拨:(1)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对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人民军队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平等和“三大民主”,毛泽东提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等,即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2)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救死扶伤,践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①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我们要关心支持他们,让他们能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消除各方面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②拒绝冷漠,传递爱心。让冷漠不再出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倒高筑的心墙,给他人更多关怀,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让我们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一双搀扶他人的双手,让这路上再没有摔倒的弱者,没有冷漠的路人。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用心托举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让人心不再冷漠,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熠熠生辉。
③精准扶贫,建小康社会。“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夹叙夹议的手法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本文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也不断发表自己的感慨,如“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我是这样考虑的:
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
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这些叙事中的议论和抒情,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迁移练笔
请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以“70年国庆”为话题写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300字左右。
示例:
在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国庆节,也是祖国母亲的70华诞,一夜之间,这里完全变了样。每家商店门前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这里变成了红色的世界、国旗的世界。每一面国旗挥动着,它播种了希望的种子,撒下了无尽的希望。每一面红旗都流露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爱!
我也不甘落后,立刻去商店里买来两面五星红旗,我仔细端详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看着它那血红血红的颜色就想到这是先辈们的血染成的。这70年来,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包含着多少艰辛,多少努力!同时我也被先辈们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激励着我,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我感谢他们。
我真诚地希望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富强,越来越繁荣!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散文阅读之概括作品主题
所谓“作品的主题”,是指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主题概括“5方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如《负重的河流》。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4.因文而异法。(1)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2)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3)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5.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旨概括的答题模板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风袅袅秋虫鸣
张 强
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们怕辜负这大好的时光。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路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要持续到秋初。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已禁不住越吹越凉的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层秋雨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一声凄切的蝉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故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秋夜中叫得最欢快最忘我的莫过于蟋蟀,月华如水,洒在庭院中、窗台下,洒在枕边,洒在滴露的梦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些从《诗经》中走来,唧唧吟唱的秋虫,此时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墙缝里,趴在草丛中,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看,秋夜漫漫,陪伴人打发这寂寥时光的不只是一盏昏黄的灯,还有蛐蛐缠缠绵绵的歌吟。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秋夜,纺织娘“轧织,轧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的叫声一点儿也不比蟋蟀逊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纺织娘似乎很少躲到村庄的屋檐下,野外的草丛才是它们最宽广最自由的舞台。纺织娘古称“络纬”,《诗正义》中“络纬鸣,懒妇惊”是说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突然开始吃惊,原来她意识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还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她怎能不惊呢。其实猛然吃惊的何止懒妇,李白《长相思》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过了霜降,秋虫的吟唱渐渐稀疏,这时古人认为秋虫都蛰伏了,实则不然,即使养在笼中,置于炉旁,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虫的寿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虫的一生是响亮的一生,它们认认真真活过,这是它们对生命的尊重。
我庆幸和小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吧,它们还醒着,还用村庄朴实的方言唱着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会停止!
(有删改)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不辜负美好时光,释放生命的热情(忘我地歌唱);②面对生活中的凄苦,虽无奈但依然抗争;③歌唱生活的美好、大地的丰收、村庄的温暖,生命不息,歌唱不止;④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的主旨。答题的关键是找出描写“秋虫”的地方,然后归纳概括作者的生活态度,如结合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写“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的内容可以概括出作者的“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的态度。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岸 边
朱以撒
春潮带雨,暮色渐渐压了下来,这条从夹峙的两山间穿出的江流,越发显得急了起来。
我坐在高高的岸上,闲看流水浮动着泡沫,推搡着枯木朽株向前。没有航标的江流,它的流动只是惯性的作用,或直前,或转弯,就看两岸的笔直或者弯曲。我不太愿意乘船外出,缘于不愿投身于激流的颠簸之中,在岸边的时光静止着,以不变观万变。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自然之岸成形的巧妙非人工可比。常常是两边高耸的巨石相接,断岸千尺,江流无法逾越,这使许多巨石成为规划江流走向的标志。这些巨石是上苍安放停当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的面貌。我们听说的变与不变,就是从某一种物来证实的。岸正是不变之物。如同易变的一样,我看到了岸边的树林,那是一片杂树林,种类繁多,长相迥异。挺拔者接收了大量的阳光云霓,横撑者占据了大量的湿气,而更多的则是斜的、歪的,暮色中更暴露了随意和无人管束的野性。现在我居住的城市已经不用这类杂树绿化了,树的品种明显得到了改良,种在两边街道,更不会东歪西倒。每过一段,有园林工人持电动剪刀前来,修剪伸出的枝桠。远远看去,是无数把一律朝天的乒乓球拍。这和岸边野生的形态,是一种极不相称的悖反生长规律。树的种植,原本就是为这个平庸无奇的城市增添天然之趣的,生机被不断地压抑着,如果观者在深夜被惊醒,一定心存惋惜——这些横生出来的原始生态,传递着自然气息的前锋,被刀斧手们扼杀了。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分辨两种事物或现象的差别,简易的办法,那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动的岸与永动的江流,启迪了人最原始的认识——动与静、行与止、存在与流逝。千百年间有过许多不动的东西,岸就是最突出的一种。这种无从漂流的物质,嵌在一个位置上,几乎就是永生。消耗极少,变化无多。可靠,就是由这种不动而生发出的信赖。岸边坐定,坐享入眼的动荡之美而不须耗费自己的能量,即便多年之后,在许多江流由盛而竭,再也寻不到当年的簇拥之势,我们要寻找屹立不移之岸,还是轻而易举。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暮色苍茫的岸上,可以眺望到遥远的星星点点的灯火,只是耳边一片静寂。没有被人开发成景点的岸是寂寥清冷的。幽暗使岸变得绵长而朦胧,只有下面的江流在泛动着寒光,即将穿过灯红酒绿的都市。不可移易的岸,有点像一个世代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家族,最终对这个城市的评价就是无声。爱品头论足的倒是那些外来者,夸张地比画着一些皮相的感受,好像他们太了解这个城市的原委了。那些知根知底的人躲着记者的镜头:“不讲不讲。”再说讲了也没用。这和岸的冷峻有相通之处。我们喜欢用长江大河来比喻某一种行进中的气势,同时包含这种气势下发出的咄咄逼人的煽动声响。人间有什么像江流这样,由涓滴而积聚,脱离岸的规划,变得动荡不安、不可收拾呢?那就是记忆中各种典型的飞流激荡。潮水浸湿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了每一个边角,触目的都是冲刷留下的伤痕。我们形容“泛滥”,说明已经无法掌控了。人被冲撞着,失去了站稳的根底,许多人性的本质也在这些潮水中翻开着,让人吃惊地看到决然相反的部分。失去了秩序的日子除了让人不习惯之外,也打破了那些平民只想规矩木讷过好日子的美梦。当变动幅度远远超出他们具有的生活经验,于是茫然无措,甚至恐慌起来。我不喜欢“席卷”这个词,席卷意味着残酷的深度——没有谁可以幸免。许多良好的初衷,并没有因展开获得良好的结局,我的判断就是——在汹涌流动的过程中,许多变质的成分恣肆地膨胀起来了。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许多的岸继续它的沉默和稳固,让许多的飘零过眼,成为虚无。与之相反的是越来越多带着探险气味的举动刺激着我们的心灵。对此,我只是旁观,绝无仿效之意。在不动的长城上飞车的好手、在不动的雪山上攀援的学生,有的就一去不回头了。没想到有人还在赞赏着这种精神,不痛惜脱离了精神的肉体开裂。许多静止中观察的迹象表明,流动的确能引起关注和喝彩,可是千万谨慎,生命宛如一件易碎的陶器,持抱不紧,比生命刚硬的东西四处皆是。
我倾向的是,如岸一般静止不动中,它的美感更易持守久远。
(有删改)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岸边的杂树林和城市的绿化树带进行对比思考,认为这其中蕴含了现代人对“自然物”的不同态度。
B.文中关于“江流与岸”的动与静、行与止、流逝与存在的解读,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考,富含哲理。
C.作者认为“人间”如“江流”,各种飞流激荡打破了规矩与秩序,生活脱离规划,这也意味着人生充满希望。
D.文章运用比拟、比喻、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既使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又丰富了岸的文化内涵。
答案:C
解析:C项,“这也意味着人生充满希望”错误。从文意看,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担忧。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对“岸”的肯定,岸是不变与沉稳的,且美感持久;对赞赏探险举动者的委婉批判,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将飘零过眼的事物与沉默稳固的岸形成对比。
解析:答题时既要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句中的“岸……让许多的飘零过眼,成为虚无”中暗含“飘零过眼的事物与沉默稳固的岸形成对比”,表达对“岸”的赞美,赞美的内容是“继续它的沉默和稳固”;从后文“越来越多带着探险气味的举动刺激着我们的心灵。对此,我只是旁观,绝无仿效之意”可见作者对赞赏探险举动者的委婉批判。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模拟训练
3.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中的“岸”的意蕴。
参考答案:岸的静止与不变标志着可靠、可信赖(或“岸是静止的一种存在,是不变的标志,可靠,可信赖”),沉默稳固中富有持久的美感;象征着具有规划性,能维系秩序稳定的社会制度等抽象事物。
解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其表层含义,进而分析其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岸”的静止与不变标志着可靠、可信赖,沉默稳固中富有持久的美感;从“失去了秩序的日子除了让人不习惯之外,也打破了那些平民只想规矩木讷过好日子的美梦”等语句可以看出其象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