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上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上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二)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08: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01第6~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计算;能由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能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正确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际问题里数量间的联系,加深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其运用过程,积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学规则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独立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数学知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用不同的策略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间的联系,正确解题。
【前置作业】
一、举例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 类 运算顺序 算式举例






二、解决实际问题
1.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果园里种了6行苹果树,每行12棵,今年一共收了648筐苹果。平均每棵苹果树收苹果多少筐?
(2)少年宫举办“我们爱科学”夏令营活动,时间6天。光明小学有13名同学报名参加,共缴纳伙食费936元,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多少元?
(3)赵阿姨从13只河蚌里剖出468颗珍珠,照这样计算,赵阿姨从26只河蚌里能剖出多少颗珍珠?
2.先列表整理信息,再解决问题。
(1)同学们表演团体操,原来排成24行,每行20人。队形变化以后,排成30行,每行有多少人?
(2)菜园里种了17行茄子,每行12棵,还种了15行番茄,每行10棵。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吗?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我们复习《数的世界2》。(板贴课题)
二、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口算(课件出示)
(1)60-56= 18×4= 5×72=
(2)288÷4= 72+28= 11×100=
(3)49+ 27= 98-76= 88÷22=
(4)32+48= 80÷16= 5×107=
指名口算每一组题,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引导思考:比较每组中的三道式题,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每组中的三个算式可以组成综合算式。
小结:整数四则运算可以组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已经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有了哪些了解?
2.交流前置作业(一):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指名交流,适时归纳:
a.没有括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b.有括号 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
3.综合运算练习:用递等式计算
(32+48)×(97-57) 84-80÷16×12
125÷﹝(572+78)÷26﹞ 272-(172+28×2)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课件出示答案,组长批改,指名说说错误原因。
(3)引导思考:仔细观察272-(172+28×2)=272-(172+56)接下来怎么算,你有什么想法?
指出:被减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被减数依次减去这两个数,这是减法的性质,这题运用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交流前置作业(二)第1小题
(1)指名说说“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吗?”的含义。
(2)指名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预设:
①从条件想起:先根据“种了6行苹果树,每行12棵”求出一共种的苹果树棵树,再用“一共收的苹果筐数÷苹果树总棵树”求出平均每棵苹果树收苹果的筐数,列式为648÷(6×12)=9(筐)。
②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棵苹果树收苹果的筐数必须知道一共收苹果的筐数和种苹果树的总棵树,所以先根据“种了6行苹果树,每行12棵”求出一共种的苹果树棵树,列式为648÷(6×12)=9(筐)。
指出:648÷(6×12)=9(筐)。这种方法既可以从条件想起思考,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思考。
③从条件想起:先根据“一共收了648筐苹果和种了6行苹果树”求出平均每行收苹果的筐数,再用“每行收苹果的筐数÷每行苹果的棵树”求出平均每棵苹果树收苹果的筐数,列式为648÷6÷12=9(筐)。
④从条件想起:先根据“6天和共缴纳伙食费936元”求出13人平均每天的伙食费,再用“13人平均每天的伙食费÷13人”求出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列式为:936÷6÷13=12(元)。
⑤从条件想起:先根据“13人和共缴纳伙食费936元”求出平均每人6天的伙食费,再用“平均每人6天的伙食费÷6天”求出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列式为:936÷13÷6=12(元)。
追问:刚才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完善板书)
指出: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根据已知信息之间的直接联系思考,才能帮助理清解题思路。
⑥从条件想起:先根据“13只河蚌剖出珍珠468颗”求出平均每只河蚌剖出珍珠的颗数,再用“平均每只河蚌剖出珍珠的颗数×26只河蚌”求出26只河蚌共剖出的珍珠颗数,列式为:468÷13×26=936(颗)。
⑦从问题想起:要求26只河蚌能剖出珍珠的颗数必须知道一只河蚌能剖出珍珠的颗数,所以根据“13只河蚌剖出珍珠468颗”先求出平均每只河蚌剖出珍珠的颗数,列式为:468÷13×26=936(颗)或26×(468÷13)=936(颗)。
追问:为什么可以根据13只河蚌剖出的珍珠颗数求26只河蚌剖出珍珠的颗数?
指出:“照这样计算”是指假设每只河蚌剖出珍珠的颗数一样。
⑧从条件想起:先根据“26只河蚌和13只河蚌”求出河蚌只数之间的2倍关系,所以剖出的珍珠颗数应该是468颗的2倍,列式为:26÷13×468=936(颗)。
指出:有时可以根据同类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2.交流前置作业(二)第2小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明确:实际问题不同,解题时所用的策略也会不同,刚才用到了“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现在要先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再根据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解题。
(2)指名投影交流,核对。
(3)比较两小题表格中的信息指出:列表整理信息时,要抓住关键字,简单扼要地表示信息。
3.实际问题练习:根据综合算式,你能编一道实际问题吗?
140×2-18+140
编题:
390÷(520 ÷ 8)+8
编题: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编题。
(2)投影学生的作业讲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 有括号
解决实际问题 策略
弄清题意 从条件想起
分析数量关系 从问题想起
列式解答 列表
检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