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聆听 茉莉花(东北民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聆听 茉莉花(东北民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7 21:2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欣赏《芬芳茉莉》教学设计
?
【课型】欣赏课
教学设计思想:
“茉莉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充满了中国民间音乐的清醇、婉转。本课的教学围绕多首“茉莉花”展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反复的感知与茉莉花有关的音乐,去发现不同的茉莉花的音乐美,把握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同时,教师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本领,让学生在发现不同茉莉花音乐美的同时,更深地联想到我们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
2、通过聆听不同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音乐形式的《茉莉花》。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能够对音乐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方法:
聆听法、比较法、评价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1、闻一闻、猜一猜:
喷洒茉莉花空气清新剂,让_??????_闻一闻、猜一猜、夸一夸,体会茉莉花的美。
2、听一听,想一想:
1)聆听古筝曲《茉莉芬芳》,设问: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有什么联想?
生:春暖花开、小桥流水……
2)师:如果老师告诉你们乐曲代表一种花卉,你认为是哪一种?
学生讨论:牡丹花、荷花……
3)揭题:芬芳茉莉 (出示大屏幕茉莉花图片—清新、淡雅,没有娇艳的色彩,朴素、自然)
二、导入欣赏
1、师:同学们,说到茉莉花,中国历来文人雅士都盛赞茉莉花的香气:
“虽无艳态惊群却有清香压九秋”
“月桂荔枝树上,人行茉莉香中”
“一卉能令一室香,炎天尤觉玉肌凉”
“香从清梦回觉时,花向美人头上开”…
2、洁白的茉莉花表达了人们对纯真情感的美好向往,音乐家也谱写了多首茉莉花的歌曲,谁能说出、哼唱出有关茉莉花的歌曲、乐曲?
生:… …
3、师:茉莉花又名鲜花调,是清代以来十分流行的小曲,小曲——小调,中国民歌的体裁之一,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流传着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三、欣赏两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课件大屏幕设问:
1>两首《茉莉花》,分别来自我国哪两个地区?
2>分析、讨论“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两首曲子的风格特征,即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从节奏、旋律、歌词力度、情绪等方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欣赏音乐,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1、依次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两首曲子。
2、出示两首歌曲的谱例,哼唱曲调。
3、两首歌曲对比,针对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
师:同样是《茉莉花》,一首委婉动听,一首欢快豪放,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反差呢?(同学们讨论解决)
4、师作结(课件大屏幕呈现)。
相同点:内容相同
不同点:曲调不同(具体如下)
?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东北民歌《茉莉花》
节奏 紧密 较疏松
旋律 清丽、婉转、柔美、细腻 风趣、幽默、粗犷豪爽
歌词 ?无衬词 有衬词(“呀、哎、哪” 东北二人转)
力度 稍弱 较强
情绪 细腻、清丽、优美 泼辣、好爽、风趣、夸张
四、短片欣赏-地方风情(大屏幕出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及东北秧歌的画面)
课件大屏幕设问:
1>南、北地方风情短片欣赏,会让你想到哪些代表性的诗词?
2>为什么同一首民歌在不同的地方会不同呢?其音乐风格、特点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
1、《茉莉花》是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小调,一起来回味一下它的优美旋律。(播放“茉莉花”音频,背景图片:江南水乡/江南姑娘/茉莉花等)
2、设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印象,你会选用什么词?(委婉/柔美/纯洁)
3、设问:那又是什么让《茉莉花》显得如此的温婉?(环境/气候/方言) (江南水乡/温暖的气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吴侬软语”)正是人杰地灵的江南水土孕育出了似水柔情的《茉莉花》。
4、师:《茉莉花》是在明代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好东西自然受欢迎”,在全国各地流传的小调《茉莉花》有几十种唱法之多。看看,南方的《茉莉花》到了北方后,有了什么变化?
5、聆听东北《茉莉花》。还是那首《茉莉花》却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问:有无东北的同学,在东北有一种老百姓非常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东北二人转。
6、设问:为什么江苏的《茉莉花》到了东北后带了二人转的味道呢?(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
7、设问:1>南、北地方风情短片欣赏,会让你想到哪些代表性的诗词?(生自由发言)
2>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影响民歌音乐风格因素是?(语言性格、地理(居住)环境、自然环境(气候)、生活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8、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其实在我国的不同省份都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茉莉花,有兴趣的同学回去后可以找来欣赏。感受一下不同地域《茉莉花》的特点。
五、综述民歌、民歌种类、以及民歌风格形成因素。(课件大屏幕呈现)
民歌: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的种类: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息息相关关。
六、欣赏不同形式的《茉莉花》
1、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2、听赏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
师:茉莉花不仅有风格迥异的声乐曲,它还被改编成了不同版本的器乐曲,像我们非常熟悉的萨克斯独奏曲。
3、听辨二胡独奏曲《茉莉花》。
师:仔细听,下面这首茉莉花又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设计意图: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络,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更多的茉莉花的音乐知识,开拓了他们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七、《茉莉花》的芬芳
1、欣赏: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茉莉花》
2、欣赏:张艺谋的希腊奥运8分钟宣传片段(歌舞乐部分和童声清唱部分)。
师:是呀,美丽的花有千万朵,关于花的歌曲也有千万首,但是,唯独我们中国的这朵茉莉花,不仅唱遍了中国,也唱响了世界,更唱响了奥运会。(播放课件,师用手势启发同学们边看边唱《茉莉花》。)
3、设问:为什么在这么多重要的场合选择演奏《茉莉花》?(美好/友好/纯洁/芬芳)
4、畅所欲言:“茉莉花现象”给你的感悟。
(自豪/民族音乐具有丰富内涵/应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族音乐/……)
5、归纳:《茉莉花》深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因为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茉莉花》如同一位使者,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指出《茉莉花》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非比寻常的。)
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朵茉莉花,愿茉莉花的芳香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八、课堂小结:茉莉花永远芬芳
师结语:一首简单的小调,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有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茉莉花》就如同一位文化使者,传播着中国音乐文化,相信明天直至永恒,“茉莉花”依旧芬芳,清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