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
标题 世界的人口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分为三部分 世界人口数量和人口的增长
教材先点明世界人口数量,再用“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显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明白,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的增长是逐渐加快的。
再提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用来表示人口增长的快慢,最后通过计算,说明人口增长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快,欧洲最慢。
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
首先通过人口分布图,知道人口分布不均,指出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及其原因。
再引出表示人口稠密的指标:人口密度,通过计算掌握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世界的人口问题
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
通过讨论分析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人口问题。
教材指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好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法张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人口的增长,分布特点。
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
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密度的概念以及计算。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能够通过实际体会和电视等感受到。 教材运用了图片,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激情。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设计的基本概念较多,需要理解的知识较多。 1、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等计算要求学生动手计算,以便掌握计算方法;同时通过计算、比较分析,理解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和计算,使学生通过不同时间的人口数量,认识到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从而认识到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3、通过讨论和实际体会,理解人口增长和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人口问题。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课前准备 ①了解当地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情况
2、地图册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新课导入 你知道世界现在有多少人口吗?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口吗? 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课题
承转过渡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有限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影响”
人口膨胀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实,在人类不同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让学生读P76图5.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
老师提问:
此图纵、横坐标各代表什么?
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还是越慢?
填下表
10亿
1830
20亿
1930 经过 100 年
30亿
1960
经过 30 年
40亿
1974
经过 14 年
50亿
1987
经过 13 年
60亿
1999
经过 12 年
70亿
2011
经过 12 年
80亿
2023
90亿
2035
100亿
2047
完成后,提问:
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是什么?
分析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关系
你知道世界人口日吗? 讨论,每组一名学生发言
勾画此句
分组讨论,完成活动
各组抢答:
越来越快
水平越高,增长越快
7月11日(1990年) 通过读图讨论和活动,了解:
1、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2、不同时期增长速度不同
3、与生产力水平相关
4、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
2、人口自然增长率 过渡:
你知道怎样表述一个地方的人口增长速度吗?
让学生读“知识之窗”
学生活动:
完成P77页活动
阅读理解
完成活动,相互检查完成情况 通过阅读和活动,了解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各大洲人口增长不同 阅读地图册,比较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分析原因
总结:
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比较、讨论和分析
(从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方面分析讨论) 2、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
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 过渡:
不同地区人口数量是不一样的,如何表示一个地区的人口多少呢?
阅读计算:
让学生读P78页“人口密度”,完成P79活动
完成活动,计算人口密度 通过计算和分析掌握
人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面
2、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读图活动:
让学生读图5.2“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
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哪些?
人口稀疏的地区有哪些?
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方面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
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人口稀疏的原因?
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东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
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早
北美东部
经济发达
人口稀疏区
沙漠地区
干旱
热带雨林
过渡潮湿
两极
过渡寒冷
高山高原
地势高
读图思考,并分析 通过读图分析,了解:
1、人口稠密地区及原因
2、人口稀疏地去及原因
目标检测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程度 B.生活水平状况 C.医疗水平状况 D.出生率与死亡率
2、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②热带雨林地区 ③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④极地和沙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正确的组合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亚洲和欧洲 D.非洲和美洲
4、 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5‰ B.35‰ C.15‰ D.15%
4.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两洲是 、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三个洲是 、 、 。
(2)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大洲是 国家最多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大洲是 国家最多的地区。
第二课时
三、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 让学生观察“沉重的负担”漫画,让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
结合地图册,学生讨论
1、让学生看课本图片,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人口问题(从粮食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分析) 把学生分成3个大组,12个小组,每组6-7人。分别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也可以向改组提问。 通过讨论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 2、让学生讨论人口增长慢(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
3、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 3、分析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原因和带来的社会问题
4、人口对策 让学生针对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总结:
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政府、专家和百姓,进行讨论。
各组提出对策。 了解人口对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总结 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重温本节主要知识
目标检测 1. 二十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原因:
A.环境的改善 B.生育观念 的改变 C.医疗技术的进步 D.文化素养提高
2.下列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选项是:
A.居住条件差 B.交通阻塞 C.劳动力短缺 D. 失业增多
3.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漫画拟一个名字:
八、板书设计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不同: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人口稀疏区和稠密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九、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