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2课时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
3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角,那么你知道角怎么
测量吗?
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
知识点:认识角的计量单位与量角器
探究新知
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2比∠1大多少。
探究新知
用三角尺上的角来
量一量、比一比。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探究新知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
量角器。
探究新知
中心
0°刻度线
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如何用量角器度量∠1的度数?
探究新知
1
(教材第41页例1)
自学要求:
1.自学教材第41页。
2.想一想:怎样用量角
器度量∠1的度数?
3.填一填:并把量角的
两个步骤填写完整。
探究新知
1
(教材第41页例1)
如何用量角器度量∠1的度数?
探究新知
量角的步骤是: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
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的∠1和∠2的度数,
并记在旁边。并想一想怎样看刻度,你有
什么好办法?
对应练习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
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
2.量出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70°
70°
你发现了什么?
大小相等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对应练习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3.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 )
50°
巩固练习
(教材第41页“做一做“1)
( )
55°
巩固练习
(教材第41页“做一做“1)
4.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45°
45°
90°
30°
60°
90°
巩固练习
(教材第44页第2题)
5.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55°
55°
110°
36°
108°
巩固练习
(教材第44页第3题)
6.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1=_____ ∠2=_____
∠3=______ ∠4=_____
155°
155°
25°
25°
巩固练习
(教材第44页第4题)
课堂小结
量角的步骤是: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
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1=
∠2=
∠3=
57°
57°
57°
发现:∠1=∠2=∠3。
拓展提升
(教材第46页第13题)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共10张PPT)
第4课时 画角
角的度量
3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复习导入
1.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说一说你是
怎样画的。
30° 90°
30°
90°
2.你能画出任意度数的角吗?
60°
探究新知
你会画一个60°的角吗?
自学要求:
1.自学教材第43页上面的画角步骤。
2.画一画:试着在练习本上画出60°的角。
画出一个60°的角。
60°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探究新知
3
知识点:画角的方法
(教材第43页例3)
80°
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画出一个80°角。
探究新知
1.分别画出75°、105°的角。
75°
105°
对应练习
(教材43页“做一做”第2题。)
2.画出与∠1、∠2同样大的角。
提示:先测量角的度数,再画图。
画图略
巩固练习
(教材第44页第5题)
3.你能用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吗?
15° 150° 165° 75°
巩固练习
(教材第45页第6题)
画法不唯一
课堂小结
画角的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
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 在量角器相应度数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
再画一条射线。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共23张PPT)
第1课时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角的度量
3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生活中,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这些线都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线有关的知识。
自学要求:
1.自学教材第38、39页。
2.思考: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有什么特点?
怎么表示?
3.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
和联系?
探究新知
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知识点1:认识线段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自己在纸上画几条线段。
说一说你们对线段的认识。
探究新知
线段有一定的长度。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A
B
探究新知
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
知识点2:认识直线
探究新知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A
B
l
探究新知
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AB ”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知识点3:认识射线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A
B
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AB。
探究新知
手电筒或探照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看作是射线呢?
探究新知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区别?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
知识点4:认识角
探究新知
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 )
( )
( )
顶点
边
边
探究新知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
探究新知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下图的角可以记作“∠1”。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
哪些是线段?
射线
直线
线段
对应练习
(教材39页“做一做”)
线段
线段
射线
直线
2.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3个
8个
对应练习
(教材39页“做一做”)
3.(1)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O
能画无数条
对应练习
(教材第44页第1题)
A
B
能画一条
(2)过两点A、B,能不能画直线?能画几条?
对应练习
(教材第44页第1题)
课堂小结
顶点
边
边
线段 射线 直线
相同点
不同点
它们都是直的。
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一个端点,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
没有端点,无限延长
( )条线段
( )条直线
( )条射线
10
1
10
拓展练习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共22张PPT)
第3课时 角的分类
角的度量
3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漏斗不漏
——猜一数学名词
谜底:角(漏斗形状为倒八形,不漏成了∨形)
猜谜语:
探究新知
自学要求:
1.自学教材第42页。
2.会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3.和同桌交流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探究新知
知识点1: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1.进一步认识直角。
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上的直角。
1直角=90°
优翼
探究新知
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的角吗?
探究新知
射线
端点
射线
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直
角
的
形
成
过
程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
3
锐角
钝角
探究新知
小于90°
大于90°
而小于180°
3.认识平角。
把一把纸扇旋转半周展开,得到下面的形状
探究新知
射线
端点
射线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探究新知
1平角=180°
1平角=2直角
4.认识周角。
把一把纸扇旋转一周展开,得到下面的形状
探究新知
1周角=2平角=4直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
角叫做周角。
射线
端点
1周角=360°
探究新知
一条直线是平角,这种说法不对。
一条射线是周角,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讨论:一条直线是平角,这种说法对吗?
一条射线是周角,这种说法对吗?
探究新知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角?
1
3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2
探究新知
小于90°
大于90°
而小于180°
等于360°
等于180°
等于90°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
<
<
<
探究新知
知识点2:角之间的关系
2
(教材第42页例2)
用“>”“<”
表示它们的关系。
(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题)
1.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写出角的名称。
∟
( )角
( )角
( )角
( )角
直
钝
平
锐
对应练习
2.画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
巩固练习
3.看图填一填。
(1)已知∠1=70°,
那么∠2= _____。
(2)已知∠1=40°,那么∠2= ____,∠3=____,∠4= ____。
∠1+∠2=180。
∠2=180 。-∠1=110 。
110°
140°
40°
140°
同理
(教材第45页第7题)
巩固练习
4.下面说法对吗?对的在( )里画“√”。
(1)直线是无限长的。 ( )
(2)小于、等于90°的角叫锐角。 ( )
(3)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1份所对的
角作为角的单位。 ( )
√
√
巩固练习
(教材第45页第9题)
1.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
<
<
<
2. 1周角=2平角=4直角。
课堂小结
右面两个图中的∠1与∠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点拨:本题要利用直角、平角的知识来解决。
(教材第46页第15题)
拓展练习
答:这两个图中的∠1和∠2都相等,把与∠1和∠2同顶点未标明的那个角看成是∠3(右图中指右侧角)。左图中∠1=90°-∠3,∠2=90°-∠3,所以∠1=∠2;右图中∠1=180°-∠3,∠2=180°-∠3,所以∠1=∠2。
拓展练习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