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4单元测验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4单元测验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7 23: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学年第二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练习
五年

学号
姓名

一、读词语,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括号里写“A”或“B”。(4分)
1.
威吓
A.hè
B.xià


2.
不堪一击
A.zhān
B.kān


3.
流涕
A.tì
B.dì


4.
踌躇
A.chóu
B.shòu


二、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5分)
1.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这样的发展过程。


2.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汉字的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3.《从军行》表现了边塞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情怀。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杜甫,诗中“妻子”指妻子和儿子,“青春”指美好的时光。


5.学了《清贫》一课,我认为“清贫”的意思就是贫困潦倒,一无所有。


三、判断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把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A.
草书
B.
楷书
C.
行书
D.
隶书
1(

2(

3(

4(

四、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研究报告要有一个标题。
B.研究性报告有多重形式,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C.搜集资料的办法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
D.研究报告不一定要有结论。
五、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1)“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


(2)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毛主席想。


(4)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六、看拼音,写词语。(8分)
duàn
liàn
yóu
zhōnɡ
zhǎn
xīn
zhěn
suǒ
rónɡ
xìnɡ
qīnɡ
xǐnɡ
qiān

juàn
liàn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观众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穿着蓝色背心的10号运动员。(缩句)
2.读了《军神》,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修改病句)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照样子,选择一种生活中的体验写一写,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内心世界。)
八、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歇后语或诗句。(8分)
(1)小明是围棋高手,经常夺冠。今年他又代表学校参加了市围棋比赛,依然获得第一名。回来之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询问成绩,他不好意思地说:“
。”
(2)我和哥哥比赛跑步,实力相差很远,每次都是“
。”
(3)战争是古诗中经常提及的话题。同样是描写战争,王昌龄用“

”表现了戍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陆游用“

”表达了自己心系国家却无力回天的感慨;而杜甫用“

”表达了自己听闻战争胜利后的狂喜。
九、阅读理解,完整作答。(19分)
(一)课内阅读。(7分)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节选自五年级下册课文《军神》
1.读画横线的句子,体会病人(刘伯承)的心理活动。(2分)
病人(刘伯承)可能在想:
2.理解关于沃克医生的描写,填空。(4分)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
这是对沃克医生的

描写,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的原因是

(2)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对沃克医生的

描写,我体会到

3.结合文段内容,请你用合适的词语或句子来赞颂刘伯承。(1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甲骨文
材料一
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多是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文字,被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占ト,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骨、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长达3000余年的沉寂。
③19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只是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才被有意识地作为甲骨文的载体收藏。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甲骨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好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的研究走过“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进入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⑥在新时代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材料二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叫做简或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或用漆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可以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简牍中间穿上一条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简牍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60公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③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从这里来的。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但它的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写“A”,错误写“B”。(4分)
甲骨文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室”。


刻字甲骨文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叫做简或牍;把简牍用麻绳、树枝或者纤维串编起来,叫做“册”或“典”。


秦始皇批阅的文书有60公斤重,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就用了3000片竹简,这说明了简或册造价贵重,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


2.材料一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2分)
3.将下面的文字资料插入材料一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1分)
从发掘的已识别的单字的结构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造字方法,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A.第①自然段后面
B.第②自然段后面
C.第③自然段后面
D.第④自然段后面
4.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则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来介绍甲骨文的历史、特点、演变等等。(3分)
十、习作。(40分)
题目:那一次,我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生气”“激动”等等,想一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具体写写“我”当时的样子,表现“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不少于400字。
PAGE
五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练习
第2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