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16: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
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BC3000
BC1000
AD600
公元前后
印欧人的早期迁徙
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印欧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印欧人有几条迁徙路线?
最终目的地分别到达了何处?
他们在征服目的地或与当地人融合后成为了什么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
雅利安人
赫梯人
凯尔特人
希腊人
波斯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
乌拉尔山脉
高加索山脉
伊朗高原
帕米尔高原及喜马拉雅山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
(二)印欧人的技术

马车
铁剑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
(二)印欧人的技术
(三)迁徙的影响

(三)迁徙的影响
1.技术革新
赫梯人战车 骑兵
(三)迁徙的影响
2.区域文化区形成
iTwatapara 庄园财产: 一个男人, 一个男孩, 一个女人, 两个女孩。总共五个人; 2 只阉割过的公牛,2 只绵羊, 6 只用来酿造啤酒的公牛… … 18 只母羊和两只小母羊, 两只小公羊, 18 只山羊, 四只小山羊; 一只雄山羊和一只小山羊; 总共36 只小牛, 一间房屋。一块在Parkana 的用来割干草的一平方英里草场。一块位于Hanzusra的葡萄园, 该葡萄园有3.5 平方英里, 里面栽有40 棵苹果树, 42棵橄榄树, 该葡萄园属于HantaPi。
该庄园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什么?
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 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 和土地的质量、形式、面积有关系, 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 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根据孟德斯鸠的论述,你认为《赫梯法典》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哪些?
中华文明
印度文明
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中华文化区
古印度文化区
西亚
文化区
喜克索斯统治
时期的埃及
希腊
罗马
文化区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亚洲游牧民族的迁徙
1.贵霜帝国的建立
左侧为贵霜帝国皇帝站像,右侧为湿婆坐像
左侧为贵霜帝国皇帝半身像,右侧为赫拉克勒斯站像
左侧为贵霜帝国皇帝站像,右侧为释迦摩尼站像
2.南匈奴内迁
(二)欧洲日耳曼人的南迁
凡德意志人给罗马世界注入的一切有生命力的和带来生命的东西,都是野蛮时代的东西……只有野蛮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阅读材料,材料中“垂死的文明” 是指谁?“垂死”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如何理解日耳曼人的“野蛮”?为什么只有野蛮才能使垂死的文明年轻起来?
500年左右的欧洲
西欧各国封建社会所共有的等级制度则“起源于蛮人在进行侵略时的军事组织”。每位杰出的日耳曼人武士首领都有一批年青的侍从,即扈从队。他们战时守卫在首领身旁,效忠他、服从他;首领则向他们提供武器、给养及一份战利品。酋帅们为胜利而战斗,侍从则为酋帅而战斗。西欧封建领主和附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即起源于日耳曼人这种军事首领及其扈从队之间的封赏与效忠关系。日耳曼人的习俗规定,当一个人达到能使用兵器的年龄时,就在大会上由一位酋帅或本人的父亲或亲属给这个青年装配一面盾或一只矛,中世纪西欧扈从晋升骑士的仪式就来源于此。
——张淑清《日耳曼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
(三)影响
1.促进中国和印度发展本民族文化
2.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欧洲新文化的形成
3.拜占庭帝国继承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4.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日益繁荣
思考
在我们学过的历史中有哪些农耕民族迁徙的史实?原因都是因为哪些?农耕民族的迁徙又对迁入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