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05: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检测内容:第五单元第一章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20×2分=40分)
1.(2019·威海)下列属于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两侧对称  
B.背腹扁平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无肛门
2.下列哪类动物最先出现两侧对称(
)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3.(2019·辽阳)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水螅 
C.海葵 
D.涡虫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
B.蝗虫
C.青蛙
D.蜥蜴
5.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不匹配的是(
)
A.水螅、海蜇——腔肠动物 
B.涡虫、绦虫——扁形动物
C.河蚌、蜗牛——软体动物 
D.蜈蚣、蚯蚓——环节动物
6.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7.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8.草鱼、扬子鳄、鲸、海豚、金鱼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其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草鱼、扬子鳄
B.草鱼、金鱼
C.扬子鳄、鲸
D.海豚、金鱼
9.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10.(2020·聊城模拟)下面是烟台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动物,①对虾 ②梭子蟹 ③海蜇 ④乌贼 ⑤扇贝 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2019·连云港)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12.陆地环境比水域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下列哪一项不是陆生动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
A.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
B.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C.有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且直接在空气中呼吸
D.用鳃呼吸,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3.(2019·通辽)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鳍的摆动游泳
B.爬行动物皮肤裸露,它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C.鸟的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4.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生活在我国的长江水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么下列的哪些结构对中华鲟营水生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
A.鳃和鳍
B.肺和鳍状肢
C.肺、气囊和翼
D.鳃和游泳足
15.(2018·岳阳)下列描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错误的是(
)
A.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青蛙是害虫的天敌,被人们称为“农田卫士”
C.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所以我们都要爱鸟、护鸟
D.鼠危害人类生产和健康,应当彻底消灭
16.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生活环境各异。下列水生动物与其分类不符的是(
)
A.乌贼、章鱼——软体动物
B.龟、梭子蟹——爬行动物
C.海豚、海豹——哺乳动物
D.海葵、海蜇——腔肠动物
17.(2020·青岛模拟)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
18.两栖动物是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以下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
19.(2020·盐城模拟)下列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被覆羽毛,可防止体温散失
B.气囊在辅助呼吸的同时,可以散热
C.当北方寒冷时,候鸟飞到温暖的南方,以保持体温恒定
D.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20.(2019·菏泽)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丁是变温动物
B.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2019·福建)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动画短片《兔耳袋狸》讲述免耳袋狸救助一只小鸟的感人故事。它们逃过蟒蛇的纠缠、豺狼的围攻及鳄鱼的血盆大口。兔耳袋狸一直守护这只小鸟,直到它翱翔在天空中。
兔耳袋狸是有袋类动物,幼仔通过母乳喂养长大,曾因皮毛稀有而遭到人类恶意捕杀,被列入濒危物种。小鸟原型是信天翁。随着海洋垃圾逐日增加,大量信天翁死于误食塑料垃圾,也被列入濒危物种。
(1)资料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豺狼和________。
(2)信天翁前肢变为________。它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属于__________动物。
(3)看到兔耳袋狸救助小鸟的感人情节时,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从反射类型看,这属于________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4)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做法)。
22.(6分)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________、[二]________、[三]______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___色。
(3)蝗虫共有____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3]________。
23.(7分)如图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鸟的呼吸器官是__肺__,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__,可以辅助呼吸。鸟在飞行中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__气体交换__,这种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_。
24.(10分)请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一定数量的活蚯蚓、纸板、玻璃板。
(1)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取两条同样的蚯蚓,分别放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观察其运动速度。
(4)实验现象:蚯蚓在________上爬得快。
(5)实验分析:蚯蚓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配合进行运动,_________比较粗糙,有利于蚯蚓________的固定。
(6)在实验前采集蚯蚓时,有位同学拍摄了蚯蚓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照片回答问题:
a.图中序号③的名称叫作_________。
b.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正确方法是(
)
A.环带靠近前端
B.环带靠近后端
C.前端较粗
D.后端较细
25.(13分)下图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_________,它结构简单,有_________无___________。
(2)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是[B]_________。
(3)属于鱼类的是[D]__________,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运动时控制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
(4)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的动物是[E]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动物。
(5)属于昆虫的是[C]________。
(6)属于鸟类的是[F]_________,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26.(14分)(2020·常州模拟)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O2,排出CO2.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1]______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_________吸取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______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3______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昆虫是通过________完成呼吸的。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鱼进行呼吸时,口和鳃盖____________________,鳃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_______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__________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规律。
检测内容:第五单元第一章(答案版)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20×2分=40分)
1.(2019·威海)下列属于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D
)
                               
A.两侧对称  
B.背腹扁平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无肛门
2.下列哪类动物最先出现两侧对称(
C
)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3.(2019·辽阳)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D
)
A.珊瑚虫 
B.水螅 
C.海葵 
D.涡虫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
)
A.蚯蚓
B.蝗虫
C.青蛙
D.蜥蜴
5.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不匹配的是(
D
)
A.水螅、海蜇——腔肠动物 
B.涡虫、绦虫——扁形动物
C.河蚌、蜗牛——软体动物 
D.蜈蚣、蚯蚓——环节动物
6.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B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7.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C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8.草鱼、扬子鳄、鲸、海豚、金鱼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其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B
)
A.草鱼、扬子鳄
B.草鱼、金鱼
C.扬子鳄、鲸
D.海豚、金鱼
9.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D
)
10.(2020·聊城模拟)下面是烟台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动物,①对虾 ②梭子蟹 ③海蜇 ④乌贼 ⑤扇贝 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D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2019·连云港)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C
)
A.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12.陆地环境比水域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下列哪一项不是陆生动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D
)
A.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
B.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C.有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且直接在空气中呼吸
D.用鳃呼吸,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3.(2019·通辽)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鲫鱼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鳍的摆动游泳
B.爬行动物皮肤裸露,它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C.鸟的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4.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生活在我国的长江水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么下列的哪些结构对中华鲟营水生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A
)
A.鳃和鳍
B.肺和鳍状肢
C.肺、气囊和翼
D.鳃和游泳足
15.(2018·岳阳)下列描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错误的是(
D
)
A.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青蛙是害虫的天敌,被人们称为“农田卫士”
C.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所以我们都要爱鸟、护鸟
D.鼠危害人类生产和健康,应当彻底消灭
16.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生活环境各异。下列水生动物与其分类不符的是(
B
)
A.乌贼、章鱼——软体动物
B.龟、梭子蟹——爬行动物
C.海豚、海豹——哺乳动物
D.海葵、海蜇——腔肠动物
17.(2020·青岛模拟)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A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
18.两栖动物是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以下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
19.(2020·盐城模拟)下列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体表被覆羽毛,可防止体温散失
B.气囊在辅助呼吸的同时,可以散热
C.当北方寒冷时,候鸟飞到温暖的南方,以保持体温恒定
D.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20.(2019·菏泽)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甲、丁是变温动物
B.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2019·福建)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动画短片《兔耳袋狸》讲述免耳袋狸救助一只小鸟的感人故事。它们逃过蟒蛇的纠缠、豺狼的围攻及鳄鱼的血盆大口。兔耳袋狸一直守护这只小鸟,直到它翱翔在天空中。
兔耳袋狸是有袋类动物,幼仔通过母乳喂养长大,曾因皮毛稀有而遭到人类恶意捕杀,被列入濒危物种。小鸟原型是信天翁。随着海洋垃圾逐日增加,大量信天翁死于误食塑料垃圾,也被列入濒危物种。
(1)资料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豺狼和__兔耳袋狸__。
(2)信天翁前肢变为__翼__。它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属于__恒温__动物。
(3)看到兔耳袋狸救助小鸟的感人情节时,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从反射类型看,这属于__复杂__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大脑皮层__。
(4)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__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__(写出一种做法)。
22.(6分)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__头部__、[二]__胸部__、[三]__腹部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绿__色。
(3)蝗虫共有__三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3]__后足__。
23.(7分)如图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a是__气管__,b是__气囊__,c是__肺__。
(2)鸟的呼吸器官是__肺__,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__气囊__,可以辅助呼吸。鸟在飞行中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__气体交换__,这种呼吸方式称为__双重呼吸__。
24.(10分)请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一定数量的活蚯蚓、纸板、玻璃板。
(1)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做出假设:__蚯蚓在纸板表面爬得快__。
(3)实验过程:取两条同样的蚯蚓,分别放在__纸板__和__玻璃板__上,观察其运动速度。
(4)实验现象:蚯蚓在__纸板__上爬得快。
(5)实验分析:蚯蚓通过__肌肉__和__刚毛__配合进行运动,__纸板__比较粗糙,有利于蚯蚓__刚毛__的固定。
(6)在实验前采集蚯蚓时,有位同学拍摄了蚯蚓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照片回答问题:
a.图中序号③的名称叫作__环带__。
b.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正确方法是(
A
)
A.环带靠近前端
B.环带靠近后端
C.前端较粗
D.后端较细
25.(13分)下图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__珊瑚虫__,它结构简单,有__口__无__肛门__。
(2)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是[B]__蚯蚓__。
(3)属于鱼类的是[D]__带鱼__,它的呼吸器官是__鳃__,运动器官是__鳍__,运动时控制前进方向的是__尾鳍__。
(4)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的动物是[E]__狼__,它属于__哺乳__动物。
(5)属于昆虫的是[C]__蜜蜂__。
(6)属于鸟类的是[F]__鸽子__,它的生殖方式是__卵生__。
26.(14分)(2020·常州模拟)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O2,排出CO2.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1]__表膜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__表层__吸取A,原因是__表层含氧较多有利于草履虫的呼吸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__;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__鳃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3]__气门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昆虫是通过__气管__完成呼吸的。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水从鱼口进入,由鳃流出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__。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鱼进行呼吸时,口和鳃盖__交替张开和闭合__,鳃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__。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__气囊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__两次__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双重呼吸__。
(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__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__的进化规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