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口字旁”;认识生字9个,积累8个词语和2句句子;描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长大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4.感受种子成长的快乐,感受春意盎然的热闹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词,积累8个词语和两句句子。
2.展开想像,演一演种子钻出地面后怎么说、怎么做。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小黑板、生字卡片。
生:预习课文。完成探究小实验。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春天到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真美呀。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出示麦粒
2.看到什么,想知道什么?质疑训练。有些随机解决。
3.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学习第四课《一粒种子》
4.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的探究作业做好了么?
2.出示:种子发芽长大需要(温度)、(水分)和(空气)三个条件。(一名同学做在黑板上,其余同交流一下怎样知道答案的。)
3.现在老师提个问题:这一课写种子的什么事?
4.那么,泥土里除了种子,还有谁? 生:蚯蚓。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是从书上哪儿看出来的?
5.请你把蚯蚓和种子的对话找一找,读一读。 (多种形式读)
6.种子发芽真不容易,那么,种子“挺”了几次才钻出地面的?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你们边听老师读,边用笔在书上画出“挺一挺”,看看有几个“挺一挺”。
7.谁来说说种子“挺”了几次才钻出地面的? 生:种子挺了四次。
请四个同学找一找,“挺了四次”在课文哪里?先请大家找准四个“挺一挺”。
8.四个同学来读四个“挺一挺”的部分。
9.读得真好。种子把身子挺了四次,谁来说说,第一次种子为什么要把身子挺一挺。
第二次种子为什么又要把身子挺一挺呢?为什么要用“又”呢?
第三次种子为什么又要把身子挺一挺呢?
第四次种子为什么又要把身子挺一挺,迫不及待的钻出地面呢?
生:春风唱歌,泉水唱歌,小鸟唱歌,小朋友唱歌。种子要快点出来。(指导朗读)
这句话说明种子怎样的心情? 生:很急。 齐声朗读
10.出示填空: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觉得很( ),就把身子( );它口渴了喝了水,觉得很( ),又把身子( );听见蚯蚓帮它松土,觉得很( ),又把身子( );最后,它听见外边很( ),又把身子( )。
教学生字: 觉得、和、就、点、渴、舒服
特别区分:喝 渴
三、学习最后一小节。
1.种子最后出土了吗?你怎么知道?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2.种子出土后会看见什么呢?说一说,演一演。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复习字词,抽读。
2.指导书写:点、和、得、喝。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课后观察种子发芽,做好记录,写成日记。
板书: 一粒种子
阳光 暖和 挺一挺
水份 舒服 挺一挺
春风 高兴 挺一挺
唱歌 热闹 挺一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