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19:56: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德行/住在难以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掩护/肉眼凡胎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之相近的是( )
A、反对迷信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自由
D、知识即美德
2.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哲学家普罗泰格拉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言,主要是因为 ( )
A、它认为人类本身的判断是宇宙万物最后的标准
B、其劝告人类与自然分道扬镳
C、它强调了人的决定作用
D、在价值观上,它对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下面对黑格尔的话评价正确的是( )
A、有道理,因为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没一点道理,因为它没有看到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
C、有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神和宗教的作用
D、没一点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绝对权威和传统
4. 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到底基于什么。”这反映了该学派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推动了古希腊个人意识的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导致了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5.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 )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D、人民主权的观念
6. 一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英文历史资料时,发现一个古代哲学家提出了"knowledge is virtue"的哲学命题,该哲学家极有可能是 ( )
A、KongQiu
B、Zhuxi
C、Socrat
D、Polato
7.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 )
A、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B、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对自然哲学的贡献突出
8.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这句话表明他 ( )
A、主张不断认识自我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
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9.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亚里士多德也说:“男子生来上等,女子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反映出 ( )
①夫权社会里女子地位相对较低
②东西方妇女都属于社会底层
③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妇女都不属于公民
④古代中国妇女有族权与神权束缚,相对于希腊来说社会禁锢更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这一时期文化巨人迭出,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不满社会现实,要求重建社会道德
B、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C、关注人与社会,洋溢着理性精神
D、为当时执政阶层推崇
二、非选择题
11. (2015·新课标Ⅱ)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德行”“求知”等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等哲学思想,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2.【答案】 D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句话之所以成为名言是因为这句话的影响大,不仅对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人们关注的重点从自然转向社会;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文艺复兴等运动影响巨大。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1)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论断;(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3)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3.【答案】 A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的,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而B、D两项错误,C项对其评价超出了其实际作用;因此本题选A。
【点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评价:①积极意义: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②局限性: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过分强调个人的感觉,忽视了公共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4.【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智者学派产生后,人们开始关心国家的政治和法制建设,这是古希腊个人意识觉醒的体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智者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过检验一下法律”入手即可。
5.【答案】 C
【解析】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民主与法治,保留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C。A、B、D三项都说出了C项的一个方面,不全面。
【点评】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世界文明的源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民主与法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特征、意义等是考试的重点。
6.【答案】 C
【解析】 "knowledge is virtue"可知是“知识即美德”,A是孔子,B是朱熹,C是苏格拉底,D是柏拉图,符合题意的是C项,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美德来自于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点评】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古代希腊。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在社会道德方面强求一律。(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在自然界的优越性。)
(2)苏格拉底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美德来自于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3)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它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的已有的美德。
(3)柏拉图:在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等。
7.【答案】 C
【解析】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其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选C。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涉及比较、分析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评价应用等各方面能力,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有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主要考查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8.【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审视生活”也就是认识生活,包含着“认识人自己”的含义。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己,通过对知识的学习逐渐认识自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入手即可。
9.【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不难发现东西方先哲都认为男尊女卑,女子应该从属于男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表述均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A。
【点评】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10.【答案】 A
【解析】 联系所学可知,B.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仅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作用;C.关注人与社会,洋溢着理性精神,仅符合苏格拉底;D.为当时执政阶层推崇,两人都不符合;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与孔子观点的异同。
相似点:①都生活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②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③都重视道德教化,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重视教育的功能,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不同之处:①孔子主张“爱人”和“克己复礼”,用礼仪规范人,压制个性发展;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②孔子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理性。
11.【答案】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比,从材料一中“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是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从“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可知孟子的观念是当法律与人伦X换时,维护人伦,孟子的主张体现传统的中国式思想,忠孝很重要,因此在不能当背法律的同时要注意孝行,因此才会有放弃天子地位来救父亲的行为从材料二“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只可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守法是正义行为,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要是源于民主政治的法治理念,是城邦政治的产物,主张大义为先,因此不会违背应有的“大义”只法律至上。本题考查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回答社会背景时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来答背景,针对他们的不同要分别分析背景对他们的作用,对于历史价值的评判,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价值和对后世的价值来谈,要充分肯定他们思想的重要意义,给出最中肯的评价。
【点评】本道题最关键的是找不同,说到底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材料是基础,找到不同是突破口,深入思考是关键,联系教材是得分手段,将这几个环节融会贯通就能将答案完整的呈现出来。回答时候根据两者的不同分开回答,最好不同之处对比的回答,这样能比较直接明显的反映出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