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朱德的扁担 课件(2课时 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朱德的扁担 课件(2课时 4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8 19:5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朱德的扁担
biǎn dɑn
第1课时
第2课时
在该词中读轻声,单独时可读一声和四声。
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猜一猜
扁 担
第1课时
biǎn dɑn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知识备查
认真听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说一说:这篇课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4
初读课文
1
2
3
4
毛泽东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会师 红军 敌人
困难 争先 战士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山高路陡
毛泽东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会师 红军 敌人
困难 争先 战士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山高路陡
初读课文
zhū dé
biǎn dɑn


dǒu
nán
zhànɡ
liào
jìnɡ
zhì
zhēnɡ

ténɡ
我会读
shī
jūn
zhàn shì















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与敌人打仗。
初读课文
我会记
同志 队伍 敌人 打仗
陡坡 陡立
初读课文
我会记

你是否见过或走过陡峭的山路?
____灾难
____难过、为难、难忘

nàn
nán
初读课文
多音字
德( )( ) 志( )( )
扁( )( ) 料( )( )
敬( )( )
品德
初读课文
比一比,看谁会组词
美德
立志
志向
扁豆
扁圆
木料
料想
尊敬
敬重
初读课文








(扁豆)
(扁担)
(同志)
(队伍)
(会师)
(红军)
(战士)
(士兵)
仔细观察,按字形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扁 担 志 伍 师 军 战 士
初读课文








下半部分中间一点写在竖中线上,右点写在卧钩的外边。
横宜长,覆盖“车”字。
初读课文

“户”写得略小,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边部件让出足够空间。
扁,从户,从册。本义是在门户上题字,古同“匾”,引申为物体平而薄。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课文围绕扁担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怎样的故事呢?
初读课文
1
2
3
4
朱德
大家
用扁担挑粮食
藏扁担
在扁担上写字
初读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下山挑粮?
挑粮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为什么?
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品读课文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时间
人物
地点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队伍会合。
品读课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关键地。
语文百宝箱
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说明了当时环境的危险,下山挑粮困难重重。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品读课文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什么是根据地?
为了巩固根据地,红军会做什么?敌人呢?
在这样的环境中,什么很重要?
军事指挥中心
粮食
品读课文
红军:加强防守,及时供给,保证能坚持到最后。
敌人:不断进攻,阻拦供给,争取最短时间攻下。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为什么要下山挑粮?
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保障后勤供给,不得不下山挑粮。
品读课文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挑粮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为什么?

积极
表现了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
品读课文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毛泽东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会师 红军 敌人
困难 争先 战士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山高路陡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读课文,思考:朱德是怎样挑粮的?
1
2
3
4
1
2
3
4
同甘共苦、以身作则。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外貌描写
表明朱德与战士们的装束一样朴素。
品读课文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夜以继日,万分辛苦,晚上也得不到休息,比战士们更劳累。
品读课文
大家为什么藏了那根扁担?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战士们觉得朱德同志白天去挑粮,晚上熬夜工作太过辛苦。
品读课文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同志完全了解战士们对他的体贴与关心,他这样做用的是一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们不要藏他的扁担了,表达了他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品读课文
你觉得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品读课文
朱德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坚持下山挑粮,表现了他作为革命领导者的崇高风范,也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品读课文
粮食不多
朱德的扁担
一块儿去挑粮
工作劳累
战士藏起扁担
又找来一根扁担
越发敬爱朱德
以身作则
同甘共苦
结构梳理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延伸
朱德的扁担长又长
挑起民心与发展
挑起一个新中国
“两个务必”沉甸甸
站为擎天柱
横着是栋梁
重担压不弯
风吹色不变
战争和平一杆旗
永立世上闪金光
朱德的扁担光又光
照亮前途与理想
照出一个强中国
让人体壮心里亮
立地郁葱葱
根须紧相连
汗为防腐剂
热血染旗鲜
继往开来一付担
风中雨里永向前
朱德的扁担
拓展一
返回
拓展二
返回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一、填上合适的词。
一( )扁担 一( )队伍
一( )粮食 一( )草鞋




随堂练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主要讲述_____同志在________时,坚持和战士们一起下山_____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不搞_______,和战士们_________的优良品质。
朱德
井冈山上 
挑粮 
特殊化
同甘共苦  
随堂练习
朱德挑谷上坳,
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三、拓展阅读。
挑谷歌
随堂练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朗读指导:这是一篇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文章,朗读的时候要像讲故事一样,文中的环境描写、外貌描写都是用来衬托人物品格的,所以朗读时,语气要加重,语速稍慢。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示例: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参考答案:大家被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感动,所以越发敬爱他了。
·
·
·
·
·
·
·
·
·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选一选,连一连。
参考答案:
挑着
穿着
戴着
草鞋
斗笠
粮食
完成课后习题。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