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四节
鱼类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任务一
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结合你的吃鱼经验和“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及问题,尝试区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
脊柱
任务一
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腔、扁、线、环、节
→无脊柱
→无脊椎动物
鱼、两栖、爬行、鸟、哺乳
→有脊柱
→脊椎动物
任务二
多种多样的鱼
阅读教材19--21页,认识四大家鱼及其他的鱼类。
草鱼
青鱼
鲢鱼
鳙鱼
淡
水
鱼
“四大家鱼”
鲨鱼
海马
其他鱼类:
中华鲟
河豚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P20左上角鱼的外形图及课本P22-23页,回答:
1、鱼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
2、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3、鱼体表有什么特点?
4、鱼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5、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任务三
鱼的主要特征
2、身体体形:
流线型
(有利于减少阻力)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3、体表特点:
鳞片覆盖有黏液
(保护作用)
1、
背鳍
鳃盖
胸鳍
腹鳍
侧线
臀鳍
尾鳍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补充:侧线:
4、运动方式: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的运动器官:鳍
1、鳃丝呈红色的原因?
2、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改变?
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
鳃盖后缘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5、呼吸器官:鳃
小结归纳:鱼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小结: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1、体色:
2、体形:
3、体表:
4、侧线:
5、运动:通过______和
_____
的摆动以及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6、呼吸:
7、鱼鳔:
背深腹浅
(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
流线形
(减小阻力)
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
(保护、减小阻力)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尾部
躯干部
鳍
鳃
(控制鱼体沉浮)
思考:
章鱼、墨鱼(乌贼)、鱿鱼、鲸鱼他们是鱼吗?
不是
章鱼、墨鱼、鱿鱼——软体动物
鲸鱼——哺乳动物
任务四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渔业、食用
(2)文化
(3)于1986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阅读课本P23-24,归纳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堂总结
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2、鱼的主要特征:
3、鱼的代表:
生活在水中;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中华鲟、海马、鲨鱼、泥鳅、黄鳝等
4、鱼与人类的关系
课后练习
1、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A、脊索
B、脊髓
C、脊椎
D、脊柱
2、鱼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皮肤
D
B
3、鱼在水中游动的动力来自于(
)
A、鳍
B、背鳍
C、尾鳍和躯干的摆动
D、躯干
4、下列是鲫鱼的形态结构特点,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是(
)
①体表有鳞片覆盖
②体表有黏液
③体型呈流线型
④体色为背部是灰黑色,腹部是白色
A、①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