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5.2.3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1.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
2.掌握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及重要意义。
3.
设计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方案。
【课前预习】
1.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C.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2.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B.果盘上的一群苍蝇
C.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D.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3.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4.牧羊人放牧,只需要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依据是羊群具有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5.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主要是靠( )
A.气味
B.性外激素
C.舞蹈姿势
D.声音
6.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
7.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8.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跳舞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9.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猴王争霸
B.螳螂捕蝉
C.狗急跳墙
D.作茧自缚
10.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从而具有的一系列
。
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
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
、
等。
社会行为的意义:使群体更好的适应
和维持
的生活。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的
、
和
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的。正因为
、
、
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互学探究
探究1:社会行为的特征
白蚁群体中有哪些成员?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小结
蚁后
专职的产卵机器
蚁王
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
觅食、筑巢、饲喂
兵蚁
保卫工作
狒狒群体中的“首领”享有哪些特权?其等级依据什么划分?
小结
优先享有食物、配偶、栖息场所;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其他成员要顺从于它。
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凶猛程度来排成等级秩序。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类群你知道有哪些?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小结
蚂蚁、蜜蜂、猴、狒狒、象、鹿等具有社会行为。
其特征有: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分化。
探究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4.动物群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于动物生存有何意义?
小结
信息交流的方式: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正因为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能取得联系,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殖后代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什么是性外激素?怎样利用性外激素达到控制害虫的数量的目的呢?
小结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够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具有特殊的气味,就是性外激素。人工提取或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的施放,会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让它们无法交配,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数量。
探究3:蚂蚁的通讯
6.探究“蚂蚁的通讯”。
⑴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⑵作出假设:
蚂蚁是依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
⑶制定计划:
仔细阅读教材57页相应的内容,并注意:
①实验用的蚂蚁应该从
同一蚁穴
内捕获。
②饲养蚂蚁时,要给蚂蚁提供合适的条件,如一定的空间、充足的食物、通风等。
③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
饥饿
状态。
④实验用的小木条应当粗细和长短一样、没有特殊气味。在实验过程中,移动小木条时,不能用手直接移动,可用镊子夹住小木条移动。
⑤实验完毕后,将捕获的蚂蚁放回大自然中。
⑷你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蚂蚁沿着留有气味的木条爬行。
⑸你的结论是: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⑹表达和交流
讨论
请结合实例阐明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提示:可用“白蚁”或“狒狒”为例加以说明。
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并说说有哪些注意事项。
【课后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鸟类的鸣叫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2.在下列动物中,营群体生活并且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A.猫
B.螳螂
C.蚂蚁
D.虎
3.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大雁飞翔时,不断变化飞行方阵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
4.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
步骤3
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
B.B
C.C
D.D
5.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
B.一个养鸡场有上千只肉鸡
C.几只狮子围捕两只羚羊
D.一群猕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传递的是( )
A.工蜂找到蜜源后回蜂巢跳“8字舞”
B.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展开巨大的尾屏
C.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墨囊里的墨汁
D.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一种特定叫声
7.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C.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D.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
8.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迁徙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会行为
9.下列关于白蚁群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雌蚁专职产卵
B.兵蚁颚大,保卫蚁穴
C.工蚁建筑蚁巢,喂养幼蚁
D.白蚁群体包括蚁后、兵蚁和工蚁
10.“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断尾
B.章鱼喷出墨汁
C.蜜蜂跳“8”字舞
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1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以下特征: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语言、________和________等都可以传递信息的作用.
12.请写出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3.不同的动物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行为来适应环境,例如金龟子遇到敌害时会装死,这种行为属于_____行为;杜鹃鸟将卵产在苇莺鸟的巢中,苇莺鸟代为孵化和育雏,这种行为属于_____;蜜蜂采蜜的行为属于_____。
14.在群体生活的鸟类和哺乳类中,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_____大小、_____强弱、______状况和_____程度的不同,排成____,其中只有一个_________是最占优势者,它的特点是:个体_________,力量_________。
15.白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的成员有不同的职能。雌蚁的专门职能是_________。工蚁的职能是_________及_________。兵蚁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D
2.C
3.A
4.B
5.A
6.D
7.A
8.B
9.A
10.B
【课后练习】
1.C
2.C
3.C
4.B
5.B
6.C
7.C
8.D
9.D
10.C
11.组织
分工
气味
动作
12.动作声音气味
13.防御
生殖
觅食
14.
个体
身体
健康
凶猛
不同的等级
个体
大(强壮)
大
15.
产卵
采集食物
照顾蚁王等
保卫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