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2.4.1 单细胞生物 -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2.4.1 单细胞生物 -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17: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个基本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建构生物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为此,本节课让学生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现象”,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主动建构“单细胞”的重要概念:“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的多样性,为建构生命观念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根据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学生与环境、个人经验相互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领者。本实验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做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发动者”,做学生讨论交流、小组探究的“组织者”,做学生释疑解难、归纳总结的“点拨者”,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构建重要概念。
(三)教学特色
1.
有效利用微课进行课堂翻转。
课前录制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微课,以及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命现象等微课,课前发布给学生观看,完成学习任务单,了解学生的疑问。课上反馈微课学习情况,课中进行进一步学习讨论。课后反思。
2.
有效利用微视频指导学生实验。
课前录制相关实验的微视频,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观察,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单细胞生物”是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难点之一。在本主题中,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有: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概念内涵:细胞是单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概念内涵: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概念内涵: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
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单细胞生物通过哪些细胞结构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上述的重要概念。通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合肥市阳光中学四川路校区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周边农民拆迁户的子女,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辅导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书籍的习惯,知识储备比较欠缺。
2.
本节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单细胞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学生的显微镜操作还不太熟练,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3.学生喜欢动手实验,有好奇心,同学友好相处,善于交流。
教学策略
课前,需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如学生认为“排出食物残渣等同于排泄”、“单细胞生物行动缓慢”等等,有些前概念可能会干扰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基于问题的导学而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利用问题导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说明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解决方法:
课前播放《认识草履虫》的微课并让学生完成任务单,使学生初步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课上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增加草履虫的实体观察,使学生了解草履虫的各项生命活动是如何进行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解决方法:结合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探究实验。学生得以直观地认识到草履虫的应激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形态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4.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提高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通过观察鲜活的草履虫实体和探究实验,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感悟生命的美。
3.了解单细胞生物与大自然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导入】播放《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视频。
同学们,大多数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很多个细胞经过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刚刚视频中的生物是由几个细胞构成的?
因为它们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我们就称之为单细胞生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单细胞生物的世界吧。
学生答:
一个。
通过有趣的视频介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寻找单细胞生物)
【展示】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单细胞生物。
师:图片所示都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你觉得单细胞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含水丰富的食物很容易变质,主要就是细菌导致的,那么这种现象普遍吗?
那么,单细胞生物的分布范围应该?
【小结】单细胞生物的特征:
①个体微小。
②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等环境中。
③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
学生回答个体微小
学生回答普遍
学生答广泛
学生总结出单细胞生物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多种单细胞生物,通过观察和教师的引导得出单细胞生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新课教学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观看过《认识草履虫》的微课,
【展示】请一位同学在草履虫的3D模型中指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并尝试说出它们的功能。
【问题】
1.书中说到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包括哪些?
2.草履虫通过哪些结构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师:口说无凭,想不想亲眼观察草履虫?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如何进行观察实验。
实验一: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课中观看《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指导》,根据指导进行草履虫的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条件允许时可以展示优秀学生视频)
【小结】
你观察到草履虫的哪些生命活动?与哪些结构有关?
播放《草履虫的摄食和排泄》帮助学生理解和描述。
结合板书进行归纳总结草履虫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履虫可以独立完成很多生命活动,那么它究竟能不能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呢?
实验二:学生自主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个同学为一组,全班分为25个组,12个组探究草履虫对食盐的反应,另外的13个组探究草履虫对蔗糖的反应。
根据学案中的探究实验步骤自己设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提供实验注意事项)完善实验设计并实施。
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
教师点评并做总结。
活动三:单细胞生物——变形虫
观看视频《变形虫捕食过程》
【问题】通过这个视频,你观察到了什么?
它是通过什么结构完成这一过程的呢?
伪足除了摄食之外还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答: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
学生答:
生殖、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结构等等。
通过表膜完成呼吸和排出废物等等
小组观察思考完成观察实验
学生回答:通过口沟摄食、纤毛运动等等。
学生集思广益,提出各种实验方案。同时相互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并完善。
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操作的规范性。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答变形虫在捕食草履虫
学生答伪足
学生答运动
巩固微课学习的知识
把新旧知识相联系,同时巩固微课学习的知识
锻炼动手能力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新课教学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的关系)
活动四: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问题】单细胞生物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请从有利和有害两方面来阐述。
【资料】普及赤潮的知识。
学生答:草履虫可以净化污水,疟原虫可以引发疟疾等等。
学生根据课外知识储备说说对赤潮的看法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
三、课堂总结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课重点。
学生完成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连线
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四、课后作业
画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以及功能
知识巩固
课后反思
本节课很好地利用了微课和新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了比较真实的环境和更直观的体验。同时通过两个依次递进的实验,帮助学生获取对单细胞生物的全面理解。我在授课过程中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核心素养。例如通过“结构功能观”的构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实验的设置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当然,首次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仍有一些不足。比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新技术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熟练等等。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一、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结构     口沟 
 
               生长     食物泡
               营养     胞肛
(
草履虫
)               排泄     表膜
               呼吸     伸缩泡
               运动     纤毛
               繁殖     细胞核
               应激性    细胞质
(
依赖于
)               适应环境
 生命活动    结构
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趋利避害
三、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