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1.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1.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17: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总备课

3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9.6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本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一、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要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哪些生命特征?生:……过渡:非常好,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的。二、新授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1、浮萍、仙人掌、蚯蚓、鱼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如果把蚯蚓和鱼的生活环境对换一下,它们还能不能活下去?3、如果把浮萍和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对换一下,结果又将怎样?生:……小小结: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能够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探究小实验:看看鼠妇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因素是如何影响鼠妇的生存和分布的。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探究有一定的步骤: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观察:通过观察,你发现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做出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必须设计实验。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验证假设1的装置:培养皿里放在一半干土,一半湿土,在湿土的上方盖上黑纸板,造成阴暗、潮湿的环境验证假设2的装置:干土上方直接接受阳光照射,造成明亮、干燥的环境把鼠妇放在培养皿的中间,即明暗交界处,计算一定时间内鼠妇最终移至何处。实验过程这中,教师巡视,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鼠妇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因素。提问: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绝大多数同学赞成把鼠妇放回大自然,接受情感教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小结: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在影响鼠妇生活的这些因素中,光、水、温度、空气、土壤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称为非生物因素,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把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称为生物因素。举例:水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草原大迁移小游戏:考考你的眼力小结:生物的生存也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举例: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沙漠干旱缺水,这样恶劣的条件使许多植物望而却步,仙人掌却生活得很好,为什么?(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作用;茎——贮水,代替叶光合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这样看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简单介绍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P10页中图1—7,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状况。你知道蚯蚓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吗?说出蚯蚓依靠刚毛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给环境带来了大量的污染,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小结:大家通过种种例子,认识到生物不仅适应环境,反过来还能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三、课堂练习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C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D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B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4、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会自食难以下咽的苦果。)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同学们动手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知识面也很广,并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
学生对6点生命现象很不熟悉,回答也没有条理,可结合作业上的错误讲述。探究过程在第二章才要学习,本节课因为要做对照实验,可以先不跟学生讲,到了3.2的时候,再给学生回顾我们做这个实验的过程,就比较好学生自己动手去抓鼠妇,感受非常的深刻注意给学生区分生态因素和生物因素,容易混淆也可以先让学生去观察土壤中的蚯蚓,因为学生平时只是见过,并没有刻意去关注蚯蚓的外表形态可让学生自己做小结
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今年采用了新的办法,给学生自己分组去准备鼠妇的实验,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刚开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不能清晰的设置唯一变量,会比较混乱,建议教师可以先举一个例子,比如光照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水分。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强,有一个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让我觉得很不错,他看到鼠妇在洞穴边张望,就用手电筒照射洞穴,鼠妇立刻就往里面钻;当他把电筒关掉时,鼠妇感受不到光线,就用探出头来。他用这个实验告诉大家,鼠妇是不喜欢强烈光线的,非常值得表扬。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