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4: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59180012204700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一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下滑时间t(s)后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   )
A.mg2t2sinα B.mg2t2 C.mg2t2 D.mg2t2sin2α
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  )
2028825146050A. 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 力F做的功为Fscosθ
C. 力F做的功为Fssinθ
D. 重力做的功为mgs
3.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15 m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择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  )
4533900126365A. 树木 B. 行人 C. 卡车 D. 公路
4.如图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
A. 衣服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 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摩擦力
C. 筒壁的弹力随筒的转速的增大而减小
D. 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5.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轮上A、B、C三点所在处半径分别为rA、rB、rC,且rA=2rB,rB=rC,则这三点的线速度vA∶vB∶vC为(  )
A. 2∶2∶1 B. 2∶1∶1 C. 1∶1∶2 D. 1∶1∶1
6.火车关闭发动机后,刹车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8-0.4t.则火车关闭发动机后30 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  )
A. 60 m B. 72.2 m C. 80 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1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 m/s
8.测得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30倍,则它的公转周期约是(  )
A.年 B. 30年 C. 30年 D. 90年
10382254552959.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
B.t∝
C.t∝
D.t∝h2
10.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
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2013年6月11日至26日,“神舟十号”飞船圆满完成了太空之行,期间还成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太空授课,女航天员王亚平做了大量失重状态下的精美物理实验.关于失重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仍受重力的作用 B. 航天员受力平衡
C. 航天员所受重力等于所需的向心力 D. 航天员不受重力的作用
12.(多选)如图所示,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A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斜面倾角重复实验,直到斜面倾角为零.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摩擦时物体的运动情形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C.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D.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3.(多选)如下图所示,用力F去拉叠放在一起的两物体A、B,但没有拉动,两物体仍然静止,则(  )
1562100127000A.B受三个力
B.B受两个力
C.A受五个力
D.A受六个力
4733925107124514.(多选)为验证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某同学利用实验系统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分别固定了两个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可以测出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在实验中测得一物体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v1,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v2,为了证明物体经过A、B两点时的机械能相等,这位同学又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你认为其中不必要或者错误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B. 测出A,B两点间的竖直距离
C. 利用mv-mv算出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
D. 验证v-v与2gh是否相等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5.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1.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再用完全相同的2根、3根…弹簧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2W1,3W1…及相应的L2、L3…数据,用W-L图象处理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W-L图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由图线得木块从A到O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___W1;
(3)W-L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质量为10 g的砝码
B.质量为200 g的木球
C.质量为50 g的塑料球
D.质量为200 g的铁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B.可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重物的瞬时速度
C.因为是通过比较和mgh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
(3)质量m=1 kg的重物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 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 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 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 J.(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7.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18.如图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v0=10 m/s的初速度从高台底部冲向高台顶端,然后从高台顶端水平飞出.摩托车在冲向高台顶端的过程中始终以P=4 kW额定功率行驶,所经历的时间t=3 s.人和车的总质量m=1.8×102kg,台高h=5 m,摩托车冲到高台顶端时的速度为v=11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摩托车在冲向高台顶端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2)摩托车在冲向高台顶端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19.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
(1)当小球在最高点B的速度为v1时,求杆对球的作用力.
(2)杆拉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3)试分析光滑圆管竖直轨道中,小球过最高点时受管壁的作用力与速度的关系?
20.一个竖直向上的180 N的力分解为二个力,一个分力水平向右,并等于240 N,请用作图法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 m/s的速度匀速运转,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长L=2 m,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滑块从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时间.
(2)滑块相对传送带滑行的位移大小.
答案
1.D 2.C 3.C 4.D 5.A 6.C 7.C 8.C 9.C 10.C 11.AC 12.BD 13.BC 14.AC
15.【答案】(1)未计算AO间的摩擦力做功   (2)  (3)摩擦力
【解析】(1)从A到B根据能量守恒可得:W=Wf=FfL,所以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在AO段还有摩擦力做功;(2)由图知图象两点坐标为(1,0.06)、(5,0.42)代入W=Wf=FfL解得木块从A到O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W1;(3)由W=Wf=FfL知图象的斜率为摩擦力.
16.【答案】(1)D (2)CD (3)2.28 2.27 J
【解析】(1)为减小空气阻力对重物运动的影响,重物的质量应较大,体积较小,即选密度大的重物,故选:D.
(2)打点计时器本身是计时打点的,不需要秒表,故A错误;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a=g,即没有阻力情况下的运动,若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则认为重物只受重力,忽略了阻力的影响,无论怎样计算的结果一定是机械能守恒的,故B错误;
因为是通过比较和mgh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C正确;
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D正确;
(3)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1×9.8×0.232 5≈2.28 J;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B==m/s≈2.13 m/s
则动能的增加量Ek=mv=×1×2.132J≈2.27 J;
17.【答案】
【解析】当m与木板分离时,m与板间无弹力作用,且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kx=ma.因m与板分离前做匀加速运动.所以有x=at2,由以上两式解得t=.
18.【答案】(1)1.2×104J (2) 1.11×103J
【解析】(1)摩托车在冲向高台顶端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W=Pt=1.2×104J
(2)设摩托车在冲上高台顶端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Wf,根据动能定理有
W-Wf-mgh=mv2-mv
解得Wf=-1.11×103J
摩托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1.11×103J.
19.【答案】(1)设杆对它的作用力向下,则有mg+F=
则F=-mg
当v1=时,F=0
当v1>时,F>0,表示球受杆的作用力方向向下,表现为拉力.
当v1<时,F<0,表示球受杆的作用力方向向上,表现为支持力.
(2)由(1)中的分析可知,杆拉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
(3)设管壁对球的作用力向下,为FN.
则有FN+mg=
即FN=-mg
当v=时,FN=0,
当v>时,FN>0,即上管壁对球有向下的压力;
当0【解析】
20.【答案】分力的大小为300 N,方向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取一个标度,如用1 cm的线段代表60 N的力,
根据题意竖直向上的180 N的力就用3 cm长的线段来代替,一个分力水平向右的240 N的力,就用4 cm长的线段来代替,
由三角形定则可知,分力与合力必定要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
把180 N和240 N的力的箭头用虚线连起来,这个就应该是第二个分力F2,再以F1、F2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量出F2的长度,根据所选的标度,可以计算出F2的大小.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够准确,所以可以采用以下计算的方法,
由合力与分力F1的关系可知,它们是互相垂直的,
则由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知,F2==N=300 N
21.【答案】(1)1.5 s (2)1 m
【解析】(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μg=2 m/s2
释放后经t1时间滑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t1==1 s;位移x1==1 m
之后匀速运动的时间t2==0.5 s
t=t1+t2=1.5 s.
(2)滑块和传送带在t1时间内有相对运动.
传送带的位移x2=vt1=2 m
滑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x=x2-x1=1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