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歌曲《一只鸟仔》是一首简短、幽默、有趣的儿歌。在歌词中,采用了象声词来形容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和神态。全曲的节奏型几乎都是“x? x? |? xx? xx? | xo? xx? | xo? o? |”还采用了下滑音和衬词、衬腔,这首歌显得非常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诙谐的风格。
教学目标:
1、让提高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增进和鸟类的和谐相处。
2、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引导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一只鸟仔》。
3、通过唱歌、即兴创编节奏和舞蹈动作等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1、感受台湾歌曲浓郁的地方色彩,掌握下滑音的意义和唱法。
2、学唱《一只鸟仔》,初步培养学生爱鸟的情感,增强护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衬词的读音。
2.下滑音的学习。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身体节奏训练。
X X | X X X X| X0 XX | XO O||
(手 手|肩肩 腿腿| 脚 脚脚| 手 O||)
透 早|起来 伊嘟| 拐一下| 拐 O||
设计意图:用拍身体部位来表达《一只鸟仔》歌词节奏,让学生练习了身体协调性的同时还掌握了歌词的节奏,以便于接下来学唱歌曲打好第一步。
三、新歌教学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歌曲是和鸟有关的。刚才我们在做身体节奏训练的时候就顺带读了这首歌曲的歌词。板书《一只鸟仔》。
2、师:首先请小朋友们静静地聆听一遍歌曲,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有趣、可爱、活泼.
3师:大家能按照节奏把歌词读出来吗?
4、师:你们发现有些歌词的音调唱起来有些变化吗?歌曲里有个特殊的记号,哪些同学已经找到了?老师来看看同学们的观察力是否敏锐?
师:这个记号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下滑音。
师:那么这个下滑音我们应该怎么唱呢?
学生:从这个音实际的音高向下唱。
师:对,这个下滑音也是台湾民歌的特色。老师先来唱唱没有下滑音的,再来唱唱加上这个下滑音的,同学们来感受一下区别。
教师再请学生集体学唱下滑音的歌词。
5、学唱歌曲
(1)完整地跟音乐唱歌曲。把下滑音的感觉唱到位,把歌曲生动有趣的爱鸟心情唱出来。
(2)师:请小朋友们动动脑子,说说怎么样才能使这首歌曲更加有趣、诙谐?
学生:可以加打击乐器伴奏或者舞蹈动作表演。
6、打击乐伴奏
师:请男生把双响筒拿出来,跟着音乐设计一个简单的节奏型。
师:请其他学生小朋友们听听这位男生的伴奏型是怎么设计的?
请个别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总结,最后在黑板上写出双响筒的打击节奏型。
再要求女生用铃鼓给歌曲设计节奏型,并提醒学生节铃鼓奏型不能和双响筒重复。注意两个乐器之间的配合。
7、加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小鸟的鸣叫和形态。
8、全班学生合作表演音乐。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
第一组学生加入舞蹈动作。
第二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最后一组学生演唱歌曲。
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并且也间接的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
五、拓展
?师: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和鸟类和谐相处。可是, 鸟类的生存环境已经遭到了眼中的破坏。就像歌词中写得那样,很多鸟儿为了生活,每天觅食找水十分的辛苦,没有家没有同伴已经给它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我们应该更好的帮助和爱护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