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07: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60分)
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闻气味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2.收集一矿泉水瓶的二氧化碳,再向瓶内倒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迅速拧紧瓶盖密封,震荡。震荡后能看到的现象是(???
)
A.?矿泉水瓶变瘪??????????????B.?溶液显蓝色????????????????C.?生成了碳酸????????????????D.?溶液中冒出气泡
3.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A.?柠檬汁(pH:2~3)
??????????B.?苹果汁(pH:3~4)
C.?西瓜汁(pH:5~6)
????????????????D.?玉米汁(pH:7~8)
5.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在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6.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B.?Fe2O3?????????????????????????????????????C.?CO2?????????????????????????????????????D.?Fe
7.“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成或性质
分析
A
有效成分为NaClO
NaClO为有机物
B
NaClO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
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
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H<7
D
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不用于对蔬菜和水果进行消毒
A.?A???????????????????????????????????????????B.?B???????????????????????????????????????????C.?C???????????????????????????????????????????D.?D
8.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
)
A.?NaCl????????????????????????????????????B.?NaOH????????????????????????????????????C.?HCl????????????????????????????????????D.?H2O
9.下列四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BaCl2、Na2SO4、K2CO3、KNO3?????????????????????B.?H2SO4、KOH、Ba(OH)2、CuSO4
C.?HCl、Ba(NO3)2、NaCl、Na2CO3?????????????????????D.?HCl、H2SO4、BaCl2、Na2CO3
10.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①﹣Mg????????????????????B.?②﹣Mg(NO3)2????????????C.?③﹣H2SO4????????????????????D.?④﹣Mg(OH)2
11.下列物质中,都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①金属锌②碳酸钠③氢氧化钙④氯化钡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
???)
A.?????????????????????????????????????????B.?
C.????????????????????????????????????????D.?
13.在很多化学实验中体现了颜色的变化之美,下列现象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C.?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D.?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最后呈蓝色
1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
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1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浓盐酸???????????????????????????????D.?石灰石
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
16.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________。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________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7.火力发电站附近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近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已知一些主要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
玉米
小麦
马铃薯
pH
6~7
6.3~7.5
4.8~5.5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8.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加适量H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操作Y________。
(4)选择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________。
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Na2CO3、BaCl、Na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小明进行了探究,方案及现象如图所示。据此推断:
(1)CO2通入无色滤液后有白色沉淀B生成,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1.某粗盐样品中含有钙、镁的氯化物和硫酸钠等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流程图。
(1)“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操作⑤”中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8分)
22.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此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②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1)【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实验探究】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3.“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一瓶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有哪些溶质?是否有效?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NaClO+CO2+H2O==HClO+NaH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及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瓶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可能还有NaClO、NaH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装入红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
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消毒液中不含________;
②另取少量该消毒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
消毒液中含NaHCO3
【交流与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应注意密封贮藏。
2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img
小部件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25.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
(2)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
(3)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题;共12分)
26.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________。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________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请画出上述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A
10.【答案】
B
11.【答案】
A
12.【答案】
A
13.【答案】
D
14.【答案】
C
15.【答案】
B
二、填空题
16.【答案】
(1)食盐(NaCl)
(2)纯碱(Na2CO3);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均可)
17.【答案】
(1)马铃薯
(2)Ca(OH)2
18.【答案】
(1)Zn(或Fe等活泼金属)
(2)H2SO4+2NaOH=Na2SO4+2H2O
19.【答案】
(1)Na2CO3
(2)除去多余的CO32-和OH-
(3)蒸发结晶
(4)会引进新的杂质KCl或K+
20.【答案】
(1)CO2+Ba(OH)2=BaCO3↓+H2O
(2)Na2CO3、Ba(OH)2
21.【答案】
(1)BaCl2
(2)充分除去滤液中的镁离子
(3)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三、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1)菠菜中的草酸盐和豆腐中的钙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
(2)使溶液M中的草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完全沉淀
(3)CaCO3+2HAc=Ca(Ac)2+H2O+CO2↑
(4)CaC2O4
23.【答案】
氯化钠(或NaCl);NaClO和HClO;有气泡产生
24.【答案】
(1)气球胀大
(2)Na2CO3+Ca(OH)2═CaCO3↓+2NaOH;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ACD;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5.【答案】
(1)浓硫酸
(2)
(因为样品中有水,所以不能按水的质量计算)
(3)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四、解答题
26.【答案】
(1)6
(2)4
(3)解: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
CaCO3↓
106
100
x
10克
求得x=10.6克
Na2CO3%=(10.6克/12.9克)×100%=82.2%
(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