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1.把握《锦瑟》的意境和表现方法。
2.引导学生把握《马嵬》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
李商隐名句集锦:
???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天意怜幽草,??????????????? 。
??? 夕阳无限好,??????????????? 。
??? 嫦娥应悔偷灵药,???????????????? 。
???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庄周梦为蝴蝶
望帝魂化杜鹃
南海鲛人
蓝田产玉
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3.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此诗内容很有争议,有人认为“锦瑟”是令孤楚家婢女名,这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是首悼亡诗;还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各咏一调,则这又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现在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破灭;或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
4.主旨探究
?①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
??②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
拓展延伸
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