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 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认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了解原始农业是如何产生的。知道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原始农业;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
这是____ ____人的________房屋,这种房屋的作用是__ __
这是____ ____的____ ____房屋,这种房屋的作用是_ _ __。
河姆渡
通风防潮
干栏式
半坡人
半地穴式圆形
防寒保暖
这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骨耜
翻土
距今________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___,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____和________。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万
稻
粟
黍
1.七八千年前的___ _____,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位于浙江余姚的_ _______,距今约____ ____,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 _____,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____ ____,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2.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________的遗迹,表明_ _ ___ ___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
7000年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水稻
长江中下游
3.河姆渡的农业工具以________最为典型,家畜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河姆渡人会制作________和________,还有简单的乐器________。
4.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__ ______,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__ ____。
骨耜
猪
狗
水牛
陶器
玉器
骨哨
象牙雕刻
天然漆
1.远古时期的________流域,气候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___ _____,定名为____ ____。
2.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 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黄河
6000年
半坡遗址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__ ______。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________。
4.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___,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_。
新石器时代
粟
陶器
彩陶
1.易错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制作的陶器和建造房屋的特点容易混淆。
2.易错字:河姆渡遗址、半地穴式、骨耜、粟。
( ) 1.“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 ) 2.半坡原始农耕村落遗址距今约
A.三四千年 B.四五千年 C.五六千年 D.七八千年
C
C
( ) 3.如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们的功能是
A.制陶 B.耕地 C.造房 D.捕鱼
B
( ) 4.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掘井饮水方便
( ) 5.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C
B
( ) 6.“曩(音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D.元谋人
C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二、非选择题
问题一:图1和图2分别是什么特点的建筑?它们分别是由哪些原始居民创建的?
答:图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人。图2: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
问题二:发挥你的想象,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房屋是如何建造的吗?
?
问题三:导致这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自然环境不同(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 ) 1.(2020·广东深圳)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右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辽河流域
一、选择题
C
( ) 2.(2020·重庆A)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
A.遗迹遗物 B.甲骨文字 C.青铜铭文 D.史书记载
A
( ) 3.(2019·广东深圳)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猎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 D.相传黄帝制造船只
B
( ) 4.(2019·山东德州·1)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
B
( )5.(2019·湖南湘西州·1)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6.(2019·甘肃定西·1)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C
C
( )7.(2019·内蒙古赤峰·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右图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A.红山文化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D
( )8.(2019·江苏苏州·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D
( )9.(2019·黑龙江绥化·1)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在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D
(2019·湖南岳阳·49)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问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写出距今约6 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名称。
二、非选择题
答:半坡原始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