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第8课 百家争鸣 创新习案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金典】第8课 百家争鸣 创新习案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8 14:1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八课 百家争鸣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知道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
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
上图反映的是________示意图,他是________后期人,________创始人,姓________名________。 
老子
春秋
道家


上图反映的是________示意图,他是________后期人,________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 __。
孔子
春秋
儒家
“仁”
上图反映的是________示意图,他是________时期人,________创始人,他主张__ __、__ __。
墨子
战国
墨家
“兼爱”
“非攻”
1.老子:___ _____楚国人,________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__ ______;②一切事物都有其________,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双方能够___ _____;③一分为二,从_____ ___思考问题;④政治主张 。他的学说集中在_ _ _ _(道家的经典)一书中。
一、春秋时期
春秋后期
道家
顺应自然
对立面
相互转化
正反两方面
“无为而治”
《老子》(又称《道德经》)
2.孔子:__ ______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1)政治主张:①核心思想_ ___:“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 ____。
春秋后期
儒家
“仁”
以德治国
(2)教育主张:①创办________,是民间办学的开始;②主张 ,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③主张 ,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学说集中在________(儒家经典)一书中。
3.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________家的创始人,他的《____ ____》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________理论的基础,“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论语》

孙子兵法
军事
1.墨家:墨子,________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_ _ _ _,提出要选_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_______。
2.儒家:孟子,________时期儒家学派代表, 《孟子》, 主张实行 ,还提出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________是儒家另一个代表人物,主张实行 。
二、战国时期
墨家
“兼爱”“非攻”
贤能
节俭
战国
“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礼治”
3.道家: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代表人物,《庄子》,强调治国要_____ ___,主张追求_ _______,保持__ ______。
庄子
道家
顺应自然和民心
精神自由
独立人格
4.法家:________,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反对________,强调______ __,建立___ _____。
5.兵家:孙膑,战国,《孙膑兵法》。
6.影响:中国古代__ ______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 局 面 , 历 史 上 称 为 。
韩非
空谈仁义
以法治国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第一次思想文化
文化
“百家争鸣”
1.易错点:老子和孔子均是春秋时期的人,容易写成战国。“百家争鸣”现象出现在战国时期。韩非不是法家学派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集大成者。本部分要理清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
2.易错字:荀子、墨子、兼爱、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2.“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以“德”化人
一、选择题
A
C
( )3.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农本思想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民贵君轻”的思想
( )4.“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位《法治在线》节目主持人,你给他们选送的最佳主持人是
A.孟子 B.韩非 C.庄子 D.老子
C
B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创始人
B.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C.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 )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社会大变革
C.学术繁荣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A
B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效法,学习)
材料二: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法:法令)。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三: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
?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治国策略?代表人物是谁?
?
问题三:概括材料三中孔孟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答:道家。要顺应自然(或不违背自然规律)。
答:以法治国。韩非。
答:都主张以民为本;都强调“仁”。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答:要求: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目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 )1.(2020·广东深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2.(2019·广东深圳·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一、选择题
A
C
( )3.(2019·山东聊城·3)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诲人不倦 D.温故知新
( )4.(2019·山东烟台·2)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孔子等思想大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提倡法治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
A
D
( )5.(2019·江苏宿迁·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 )6.(2019·湖南株洲·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A
A
( )7.(2019·山东东营·2)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A.“兼爱”“非攻” B.“仁政”“礼治”
C.集权专制 D.无为而治
( )8.(2019·湖南张家界·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 D.“以德治国”
A
C
(2020·浙江丽水、金华节选)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二、非选择题
问题: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答:学派:儒家,道家。特点: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