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
以上是___ _____路线图。
张骞出使西域
上图是____ ____线路图,该线路东起________,西到________(即古罗马)。
丝绸之路
长安
大秦
1.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________、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________夹击匈奴。
2.经过:公元前________年,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公元前________年,张骞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一、张骞通西域
阳关
玉门关
大月氏
138
119
1.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________穿过___ _____,经________运往________、________,再转运到更远的________;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___ ____。
2.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________、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二、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丝绸之路”
丝绸
凿井
铸铁
核桃
葡萄
石榴
苜蓿
3.丝绸之路是古代________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汉朝还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 ________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____ ____,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_ _______南端和________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东西方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
印度半岛
锡兰
1.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________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________城。
2.机构设置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________及 _____ ___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三、对西域的管理
60
乌垒
新疆
巴尔喀什湖
3.东汉对西域的管理: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出使西域,重新建立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班超还派________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超
甘英
1.易错点:(1)西域都护设立于公元前60年,非汉武帝时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不同。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为了密切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易错字:张骞的“骞”字。
( )1.他不畏艰险,沟通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他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一、选择题
A
( )2.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C
( )3.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秦朝设立郡县
( )4.汉代,“丝绸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普遍享用中国的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C
C
( )5.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
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
( )6.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B
C
( )7.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A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二、非选择题
问题一: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
答:汉武帝。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
答:丝绸之路。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
问题三: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
答: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作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
( )1.(2020·广东深圳)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河开。”材料中的“丝路”与“运河”都促进了
A.南北交通的发展 B.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西汉的大一统
( )2.(2020·山东济宁)如图所示古代商路的起点是
一、选择题
B
A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敦煌
( )3.“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 )4.(2019·山东泰安·2)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A.产生背景 B.主要行人
C.路线走向 D.开通前提
D
C
( )5.(2019·山东菏泽·2)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1世纪末
( )6.(2019·湖南永州·15)有学者认为:“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我国丝绸大量外销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B
B
(2020·浙江宁波节选)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非选择题
问题:材料一中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该商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商道:丝绸之路。意义:丝绸之路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联成一体,对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