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爆发于________年,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___ _____打下基础。
200
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____年,曹操为了___ _,挥师南下,孙权刘备联合迎战曹军。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周瑜使用黄盖向曹操________和________之术,曹军大败,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 ____奠定了基础。)
208
统一全国
诈降
火攻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图中A是北方黄河流域的_ ___,________建立;B是占据四川的________,________建立。C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________,________建立。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年,孙权称帝。)
?
魏国
曹丕
蜀国
刘备
吴国
孙权
229
1.背景: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采用________等措施。这样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2.时间:________年。
3.交战双方:________—________。
4.结果:曹军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一、官渡之战
屯田
200
曹操
袁绍
1.时间:________年。
2.交战双方:________—_____ ___。
3.结果:___ _____以少胜多。
4.影响:为__ 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
曹操
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
三国鼎立
1.形成:
魏:________年,________在________称帝。
蜀汉:221年,________在________称帝。
吴:222年,孙权称吴王。________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三国鼎立
220
曹丕
洛阳
刘备
成都
229
2.经济发展:
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吴: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________率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蜀汉:在丞相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卫温
夷洲
诸葛亮
1.易错点:曹丕建立魏国错记为曹操建立魏国;将曹操误认为三国人物。
2.易错字:夷洲。
( )1.东汉末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A.采取屯田措施
B.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C.组建摸金校尉
D.组织军队和流民从事农业生产
一、选择题
B
( )2.《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之战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 )3.北宋词人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首词描写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进行这场战役的双方是
A.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 B.曹操军队与孙刘联军
C.项羽军队与秦军主力 D.前秦军队与东晋军队
B
B
( )4.右图(三国鼎立)所示局面中的魏国定都于
A.长安
B.建业
C.成都
D.洛阳
D
( )5.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A
( )6.下列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C.三国鼎立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三国鼎立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A
( )7.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卫温航海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此地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夷洲就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 C.舟山群岛 D.西沙群岛
A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二、非选择题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问题二:为什么曹操会在两次战役中有不同的结局?
问题三: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答:官渡之战中曹操战术得当;或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
?
答:三国鼎立的局面。
问题四:自东汉末的军阀割据到问题三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
答:历史的进步,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有利于三个区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符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 )1.(2020·广东深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一、选择题
C
( )2.(2020·贵州遵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A.台湾 B.流求
C.夷洲 D.楼兰
( )3.(2018·四川乐山)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C
A
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 )4.(2018·山东东营)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 )5.(2018·湖南长沙)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 208年,赤壁之战 B. 220年,曹丕称帝
C. 221年,刘备称帝 D. 229年,孙权称帝
A
D
( )6.(2018·山东莱芜)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大力兴修水利 B.发展海外贸易
C.造船业发达 D.丝织业兴旺
( )7.(2019·四川绵阳·1)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据此可知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 B.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
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 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D
B
(2019·山西省·18)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问题:根据材料,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图。
二、非选择题
答: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