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上图是《时局图》,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局面,________空前严重。这一种局面是在______________后出现的。
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步骤。
2.导火线:1894年,____________起义。
3.开始标志:1894年7月,____________。
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朝鲜东学党
丰岛海战
4.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清军将领________牺牲。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________牺牲。
(3)旅顺战役:日军占领旅顺,制造了_____________。
(4)威海卫战役:________全军覆灭。
5.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__________》。
左宝贵
邓世昌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
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主要内容
(1)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________两。
(3)通商: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商埠。
(4)办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________。
2.影响:使_____________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程度。
台湾
2亿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工厂
外国侵略势力
半殖民地化
三、瓜分中国狂潮
1.方式:________、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
(1)提出:1899年,________提出。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__________机会。
(3)评价:“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_________上的矛盾。
抢夺利权
“势力范围”
美国
均等贸易
侵华政策
1.与《南京条约》最大的不同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2.易错字:邓世昌、威海卫、北洋舰队。
一、选择题
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黄海战役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战役
A
2.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3.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句话最能说明( )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
B.中国是日本占领朝鲜的障碍
C.中国力避冲突
D.日本想独吞朝鲜
A
4.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B
5.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6.1894年10月西方列强报刊评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 )
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C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对外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D
8.《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A
9.揭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序幕的是( )
A.俄国强占东北地区 B.三国干涉还辽
C.德国强占山东半岛 D.英国强占长江流域
B
二、材料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馆于前开各口驻扎。
——《马关条约》
问题一:材料一为鸦片战争示意图,读图填空:图中江宁是今________(城市名);英国舰队首先封锁的江面是________(河流)。《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
南京
珠江
福建
问题二:据材料二,《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
答: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问题三: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示例:
观点: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论证:首先在赔款方面,由2100万银元增至白银2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其次是在通商口岸的增加上,使得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再次是在割地上,《南京条约》只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而《马关条约》则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更加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得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结论: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一、选择题
1.(2020·黑龙江大庆)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在中国黄海勇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D
2.(2020·山东烟台)下面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其中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3.(2019·湖南衡阳)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 )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B
4.(2019·四川南充)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A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5.(2019·广西河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B
6.(2019·广西百色)“《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7.(2019·内蒙古赤峰)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时间
事件
人物
官职
1839年
虎门销烟
林则徐
钦差大臣
1841年
虎门之战
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
1894年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致远舰管带
1895年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北洋水师提督
8.(2019·湖南常德)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右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
二、材料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问题一:材料中提到的“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给中国造成的直接损失是什么?
答: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问题二:为什么说“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答:因为英国假借通商名义,向中国走私鸦片,遭到禁烟后,便挑起了鸦片战争。
问题三:“新日本”是何时通过哪一条约“取台湾”的?
答:1895年;《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