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南京中考)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2.(鄂州中考)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3.(攀枝花中考)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4.(海南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5.(苏州中考)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6.(牡丹江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的是(
)
①吹灭蜡烛 ②釜底抽薪 ③柴草着火用沙土盖灭 ④汽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木材着火用水浇灭 ⑥油锅着火马上盖锅盖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7.(乌鲁木齐中考)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8.(上海中考)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
净化尾气
9.(葫芦岛中考)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使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将炭作出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10.在下列五种物质中,可能造成雾霾的是(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
11.(长春中考)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D.甲烷燃烧时产生无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3.(宜昌中考)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4.(日照中考)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5.(德州中考)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5分)
16.(4分)
“一碳化学”是以一个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甲醇(CH4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
。
17.(6分)(河池中考)今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主要成分含有甲烷水合物)获得成功,这一成果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优化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化学式是
__。
(2)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热__能。
(3)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
__、CO2
和水,要使其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
__
__
__
___。
(4)可燃冰_
__
(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
___(填一种即可)。
18.(6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是煤综合利用的方向。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
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
__
___。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
___。
(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__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_
__
____。
19.(6分)在对某次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__
(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
__
__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__
(多选)。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
__
(多选)。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座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0.(6分)(烟台中考)2016年11月3日,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
_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
____。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具有__
__
____的优点。
(3)“长征五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
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
____不同进行分离;
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_
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1.(7分)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
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
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
__,破坏环境。
(3)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实验是__C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___;
②对比实验B和实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
__
__
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2.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
__
__
__
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__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
__
___。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__
___。
四、计算题(共10分)
23.12.5
g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杂质不与酸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第七单元检测题(答案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南京中考)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D
)
2.(鄂州中考)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B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3.(攀枝花中考)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
A.天然气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4.(海南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5.(苏州中考)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D
)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6.(牡丹江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的是(
D
)
①吹灭蜡烛 ②釜底抽薪 ③柴草着火用沙土盖灭 ④汽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木材着火用水浇灭 ⑥油锅着火马上盖锅盖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7.(乌鲁木齐中考)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8.(上海中考)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C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
净化尾气
9.(葫芦岛中考)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使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将炭作出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10.在下列五种物质中,可能造成雾霾的是(
B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
11.(长春中考)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A
)
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煤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D.甲烷燃烧时产生无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3.(宜昌中考)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4.(日照中考)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5.(德州中考)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5分)
16.(4分)
“一碳化学”是以一个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3CO+Fe2O32Fe+3CO2__。
(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甲醇(CH4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H2CH4O__。
17.(6分)(河池中考)今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主要成分含有甲烷水合物)获得成功,这一成果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优化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CH4__。
(2)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热__能。
(3)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__CO__、CO2
和水,要使其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增大氧气的浓度__。
(4)可燃冰__属于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太阳能__(填一种即可)。
18.(6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是煤综合利用的方向。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__不可再生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CuO+COCu+CO2__。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能燃烧__。
(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c__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_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__。
19.(6分)在对某次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低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隔绝空气(或氧气)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AD__(多选)。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ABC__(多选)。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座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0.(6分)(烟台中考)2016年11月3日,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__正_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H2+CO2CH4+2H2O__。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具有__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__的优点。
(3)“长征五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
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沸点__不同进行分离;
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1.(7分)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石油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_SO2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酸雨__,破坏环境。
(3)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实验是__C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5O22P2O5__;
②对比实验B和实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2.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②④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③④_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防止污染空气__。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__放在冷水中__。
四、计算题(共10分)
23.12.5
g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杂质不与酸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碳酸钙的质量=12.5
g×80%=10
g
CaCO3+2HCl===CaCl2+2H2O+CO2↑
100 44
10
g
x
= x=4.4
g
答: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