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3节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3节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4: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1.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2.了解波的衍射现象和衍射图样,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3.知道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通过发波水槽实验探究水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知识点一 波的反射、波的折射
1.波的反射
(1)波的反射:波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界面会______原介质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反射波的______、______、频率跟入射波的相同。
(3)波的反射定律:反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如图所示。
返回
波长
波速
等于
2.波的折射
(1)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______另一种介质时,波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
(2)波的折射中,波的______不变,波速和波长发生改变。
进入
传播方向
频率
[思考判断]
(1)波向前传播在两介质的界面上要么发生反射,要么发生折射,二者不会同时发生。( )
(2)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 )
(3)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发生变化。( )
×
×

[观图助学]
知识点二 波的衍射
1.定义:波可以绕过________继续传播的现象。
2.实验现象
(1)实验器材:在水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一个______。
(2)现象:狭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波的传播如同光沿__________一样,在挡板后面产生“阴影区”;在狭缝宽度与波长相差不多或者狭缝宽度比波长更小时,水波可以______挡板后面继续传播。
3.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__________,或者比波长______。
障碍物
直线传播
绕到
相差不多
更小
狭缝
[思考判断]
(1)一切波遇到障碍物都会发生衍射现象。( )
(2)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才会发生衍射现象。( )
(3)当小孔大小一定时,波的频率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
(4)当障碍物大小一定时,波的频率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


×
×
波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要点归纳]
核心要点
对波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和应用
   现象
比较项目   
波的反射
波的折射
传播方向
改变,θ反=θ入
改变,θ折≠θ入
频率f
不变
不变
波速v
不变
改变
波长λ
不变
改变
[试题案例]
[例1] 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解析 波发生反射时,在同一种介质中运动,因此波长、波速和频率不变,A、B错误;波发生折射时,频率不变,波速变,波长变,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
[例2] 某测量员利用回声测距,他站在两平行墙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 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两墙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 设测量员离较近的墙壁的距离为x,则他离较远的墙壁的距离为s-x,2x=vt1
2(s-x)=v(t1+Δt)
其中Δt=0.5 s,t1=1 s,代入数据得s=425 m。
答案 425 m
[针对训练1] 有一辆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2 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v声=340 m/s)
解析 设汽车在A点发出笛声,A点到山崖B的距离为x1,汽车运动到C点接收到笛声,设AC距离为x2,CB距离为x,因二者运动时间相同,则有
x1=x2+x①
x1+x=v声t②
x2=v车t③
联立①②③得x=325 m。
答案 325 m
核心要点
波的衍射现象
如图所示是一个可观察水波衍射的水波发生槽,振源的频率是可以调节的,槽中放置两块可移动的挡板形成宽度可调节的小孔,观察水波的传播,也可以在水槽中放置宽度不同的挡板,观察水波的传播。思考下列问题:
[观察探究]
(1)水波遇到小孔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依次减小小孔尺寸,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变化?
(2)当水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当障碍物较小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提示 (1)水波遇到小孔时,水波能穿过小孔,并能到达挡板后面的“阴影区”,小孔的尺寸减小时,水波到达“阴影区”的现象更加明显。
(2)当水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将会返回,当障碍物较小时,波能继续向前传播。
[探究归纳]
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2)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
(3)波长较长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只有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大,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1)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而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长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2)波传到孔或障碍物时,孔或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出的与原来同频率的波(称为子波)在孔或障碍物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
(3)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观察到的更明显衍射现象
[试题案例]
[例3] (多选)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对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 ABC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正中心O点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的区域
C.阴影Ⅱ以外的区域 D.阴影Ⅲ以外的区域
解析 由题图中可直观看出,半波长为实虚两圆半径之差,且可看出挡板A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长度差不多。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知,该波在挡板A处的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即可认为波沿直线传播,故Ⅰ区内水面无波形,故选项A、C、D错误;该波的波长与小孔B的大小差不多,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故在阴影区Ⅲ、Ⅱ之内明显存在衍射波的波形,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