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知识网络构建与学科素养提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知识网络构建与学科素养提升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5: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网络构建与学科素养提升
一、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1.表达式:Ft=mv2-mv1,它为矢量式,在一维情况时选取正方向后可变为代数运算。
2.研究对象是质点。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或解题时,只考虑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量,而不必考虑中间的运动过程。
3.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确定初末状态的动量mv1和mv2(要先规定正方向,以便确定动量的正负,还要把v1和v2换成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的速度);
(3)利用Ft=mv2-mv1列方程求解。
[例1] 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A,这时物体B下落的速度大小为vB,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多少?
解析 本题中弹簧弹力是变力,时间又是未知量,显然,不能直接从冲量的概念I=Ft入手计算,只能用动量定理求解。
对物体A由动量定理得I-mgt=mvA①
对物体B由动量定理得-Mgt=-MvB②
由①②式得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I=mvA+mvB。
答案 mvA+mvB
[针对训练1] 一个铁球,从静止状态由10 m高处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从进入泥潭到静止用时0.4 s,该铁球的质量为336 g,求:
(1)从开始下落到进入泥潭前,重力对小球的冲量为多少?
(2)从进入泥潭到静止,泥潭对小球的冲量为多少?
(3)泥潭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少?(保留2位小数,g取10 m/s2)
(2)设向下为正方向,对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至停在泥潭中的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得mg(t1+t2)-Ft2=0
泥潭的阻力F对小球的冲量
(3)由Ft2=6.10 N·s得F=15.25 N。
答案 (1)4.75 N·s (2)6.10 N·s (3)15.25 N
二、碰撞中的临界问题
1.对于两个及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1)正确分析相互作用过程中各物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建立运动模型。
(2)分清作用过程的各个阶段和联系各阶段的状态量。
(3)合理选取研究对象,既要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又要便于解题。
2.对于临界问题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常常会遇到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问题。这类问题的求解关键是充分利用反证法、极限法分析物体的临界状态,挖掘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选取适当的系统和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人跳上乙车时,Mv-m2v0=(M+m2)v2′
即2mv-2mv0=(2m+2m)v2′②
解得v1′=6v0-2v③
设人跳离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为v,在人跳离甲车和人跳上乙车过程中各自动量守恒,设人跳离甲车和跳上乙车后,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人跳离甲车时:(M+m1)v1=Mv+m1v1′
即(2m+m)v1=2mv+mv1′①
两车不可能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是v1′=±v2′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总质量为M=30 kg,乙和他的冰车总质量也是30 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为m=15 kg的箱子和他一起以v0=2 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给乙,箱子滑到乙处,乙迅速抓住。不计冰面摩擦。
(1)若甲将箱子以速度v推出,甲的速度变为多少?(用字母表示)
(2)设乙抓住迎面滑来的速度为v的箱子后反向运动,乙抓住箱子后的速度变为多少?(用字母表示)
(3)若甲、乙最后不相撞,甲、乙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箱子被推出的速度至少多大?
解析 (1)甲将箱子推出的过程,甲和箱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v+Mv1①
(2)箱子和乙作用的过程动量守恒,以箱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m+M)v2③
(3)甲、乙不相撞的条件是v1≤v2⑤
其中v1=v2为甲、乙恰好不相撞的条件。
联立②④⑤三式,并代入数据得v≥5.2 m/s。
三、动量和能量综合问题分析
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还可写出分量表达式;而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不能写分量表达式。
2.动量守恒及机械能守恒都有条件
注意某些过程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某些过程机械能守恒,但动量不守恒;某些过程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但任何过程,能量都守恒。
3.两物体相互作用后具有相同速度的过程损失的机械能最多。
[例3] 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物体,其中B、C静止,中间夹着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弹簧处于松弛状态,今物体A以水平速度v0撞向B,且立即与其粘在一起运动。求整个运动过程中
(1)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体C的最大速度。
解析 (1)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0=2mv1
A、B碰撞后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三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故2mv1=3mv2,
(2)弹簧恢复原长时,C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由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3mv2=2mv3+mvm,
[针对训练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2 kg的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冲向质量为m2=6 kg静止的光滑圆弧面斜劈体。求:
(1)物块m1滑到最高点位置时,二者的速度大小;
(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3)若m1=m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解析 (1)物块m1与斜劈体作用过程水平方向遵从动量守恒定律,且到最高点时共速,以v0方向为正,则有
m1v0=(m1+m2)v,v=0.5 m/s。
代入数据得v1=-1 m/s,v2=1 m/s。
(3)若m1=m2,根据上述分析,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交换速度,即v1′=0,v2′=2 m/s。
答案 见解析
(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整个作用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m1v0=m1v1+m2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