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创新习案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金典】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创新习案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8 11: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内在联系
本课以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的突出文明成就来反映人类文明的兴起,让我们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河流域 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人类文明的摇篮。
1.上图是古代_______________的示意图,两河是指西亚的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两河流域,又称“_______________”,大体上是以今天_____________首都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伊拉克
巴格达
2.上图是两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________,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
楔形文字
苏美尔
木楔
楔形文字
3.上图是《________________》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汉谟拉比法典》是____________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法制
古巴比伦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________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大约在公元前________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________;计数法中的________进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巴格达
24
楔形文字
阴历
60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公元前________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实行_________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________。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18
汉谟拉比
君主专制
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______部较为完整的______________。法典刻在一块______________上。
2.古巴比伦分为拥有______________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_____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3._____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______________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成文法典
黑色石柱
公民权
奴隶
家庭奴隶制
生杀予夺
4.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____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5.《_______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源远流长。
商品经济
汉谟拉比法典
法制传统
1.易错点: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易错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一、选择题
1.如图漫画是依据《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出现的场景。该规定体现了(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理发师在古巴比伦王国地位很低
D.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B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被历史学家认定为研究古巴比伦历史、中国商朝历史的极其重要的文物。这是因为( )
A.文献资料比实物资料更具有研究价值
B.文字记载是第一手资料
C.文物兼有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价值
D.实物资料是第二手资料
C
3.在巴黎卢浮宫收藏着一部刻写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典,它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在(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的典籍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B
A
5.如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的浮雕,其蕴含的意思是( )
A.王权至上
B.天人合一
C.君权神授
D.平等理念
C
6.阅读下面“公元前2500年左右亚非文明地图”,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统治的国家或地区是( )
B
7.《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的社会特征是( )
A.奴隶制度的残酷无情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 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二、材料题
8.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在石柱的下部,刻着法律条文。条文规定: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
材料一: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发掘某古城旧址时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的黑色玄武岩石柱(如图)。
(1)材料一中的古城旧址属于哪一文明?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该法律文献的名称是什么?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或认识。
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古代巴比伦文明)。
答:《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
答:该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一、选择题
1.(2016·深圳)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B
2.(2019·深圳)《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3.(2019·福建)“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提供了珍贵材料。 “它”指( )
A.《汉谟拉比法典》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C
A
4.(2019·郴州)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民法典》 D.1787年宪法
B
5.(2020·新疆)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
C.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D.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
C
6.(2020·四川广安)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7.(2020·黑龙江大庆)《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文明成果?(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A
D
二、材料题
8.(2019·咸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城市到乡村,亚洲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世俗礼仪、写下了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留下了精湛深邃的艺术瑰宝、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制度成果。我们应该增强文明
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1)【亚洲文明撷英】①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目前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是由____________人发明的;③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播到欧洲的是___________人。(4分)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阿拉伯
(2)【文明交流启迪】根据材料,归纳我们在文明交流中应秉持的原则。(1分)
答:①坚持文明自信;②坚持平等交流;③坚持互鉴共生;④坚持文化创新,与时俱进,等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