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07:15:31

文档简介

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1.4
物质水中的分散中状况(第2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液的概念及特征。2.了解溶液的组成、混合物的概念。3.知道水是重要溶剂及其他常见的溶剂。【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学会判断溶质、溶剂的方法。2.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对照观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分散状况进行简单分类,学会辨析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药品的取用”,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2.学习衣服污渍用水难以除去而用其他溶剂可除去,感受科学的奥秘和神奇。
重点
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难点
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学情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教材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主要介绍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再从物质的状态、种类介绍溶质溶剂,再介绍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的概念,溶液的特征,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溶液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是在学习浮力之后,对物体浮沉状况的巩固和深入,也为后一节物质的溶解性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教学准备
蔗糖、水、高锰酸钾晶体、食盐、碘、酒精。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思考:什么是溶液?有何特征?溶液如何组成?活动: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KMnO4溶解在水中。(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用品和器皿的消毒。)2.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
碘溶解在酒精中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________能溶解在____里,____能溶解在_______里。讲述:1、溶
液1.溶液的组成思考:分析一杯生活中使用过的溶液,指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蔗糖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以上实验中,固体可以作为溶质,那么液体和气体是否也可以作为溶质呢?活动:1.将
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酒精溶解在水中。2.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思考: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鱼在水中要进行呼吸,所以河水中溶解了氧气。2.常用的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但也有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却能溶解在其他液体中,如酒精、汽油。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硝基漆稀释剂)各种洗涤剂是生活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思考:如何将衣服上或手上沾有的油污洗去?不能溶于水的油污,可以用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去除。你是如何判断一种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的?(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
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思考:溶液与浊液(悬浊液、乳浊液)比较有何特征?溶液的特征均一的、稳定的“均一的”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相同;“稳定的”
是指条件不变时,长久放置不析出溶质,也不分层。思考:你现在知道什么是溶液了吗?4.溶液的概念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思考: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溶液吗?为什么?是溶液、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5.溶液的重要性(1)把物质配成溶液后混合,反应就进行得快。(2)动物摄取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植物获取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吸收。(3)生活中,酒、醋、酱油以及清凉饮料都是溶液。容易人们吸收。思考:你知道服装干洗的原理吗?为什么干洗的衣物不能即日领回?用干洗溶剂进行全面的洗涤并甩(烘)干
;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让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阅读:衣


洗有些衣服的质地不适合水洗,可以采用除水以外的溶剂去除衣服上的污渍,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水分,所以称这种洗涤方式为干洗。干洗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先经过预处理,也就是人工将污染严重的污渍(如:果汁、指甲油、油漆、墨水等)进行预先的处理;然后将衣物放进干洗机中,用干洗溶剂进行全面的洗涤并甩(烘)干
;最后是去除衣物中残留的干洗溶剂和熨烫整形。
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干净的衣服了。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2.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泥水
B.牛奶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3.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A.
溶液无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
C.
溶液有颜色的
D.溶液没有气味4.5.小李同学买了一瓶雪碧,他看到雪碧瓶外说明写着:体积350毫升;配料:蔗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钾、蒸馏水、碳酸;生产日期:2014年9月16日;保质期:6个月。
小李同学马上联系科学上学过的知识,说出许多与科学有关的知识。你能吗?请说说看。(1)雪碧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一种溶液。(2)蔗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钾、碳酸都是溶质,溶剂是水。(3)打开瓶盖,看到有气泡产生。(4)装满的雪碧体积350毫升;喝时有甜味。(5)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味道会变淡。课外探究:取4个玻璃杯,各倒入半杯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黄酒、食盐、菜油和面粉。
(1)搅拌后静置片刻,观察这
4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2)指出这
4种混合物各属于哪一类(溶液、
悬浊液、乳浊液)。(3)将这
4种液体静置一天,观察它们有何变化。(4)若是溶液,分析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成分。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1.4
物质水中的分散中状况(第2课时)
板书设计
1.4
物质水中的分散中状况(第2课时)一
教学反思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1.4
物质水中的分散中状况(第1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液的概念及特征。2.了解溶液的组成、混合物的概念。3.知道水是重要溶剂及其他常见的溶剂。【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学会判断溶质、溶剂的方法。2.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对照观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分散状况进行简单分类,学会辨析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药品的取用”,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2.学习衣服污渍用水难以除去而用其他溶剂可除去,感受科学的奥秘和神奇。
重点
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难点
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学情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教材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主要介绍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再从物质的状态、种类介绍溶质溶剂,再介绍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的概念,溶液的特征,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溶液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是在学习浮力之后,对物体浮沉状况的巩固和深入,也为后一节物质的溶解性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教学准备
蔗糖、水、高锰酸钾晶体、食盐、碘、酒精。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实验的基本操作讲述:1、实验基本操作1.固体药品的取用A、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不接触、不猛闻、不品尝。B、取用药品的用量(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
不丢弃、不倒回、不带走。C、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1)块状固体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
“一横二放三慢滑”。(2)粉末状固体:“一横二送三直立”。取固体粉末时要用药匙或纸槽。药匙的两端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方式:用于取用多量的液体注意:①
瓶塞倒放在桌上;②
试剂瓶标签向手心;③
试管略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④
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2)胶头滴管的取用:
用于吸取滴加少量液体。正中悬空(3)用量筒量取液体:

根据取用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取量,并越接近越好,以减少误差。②
将液体倾倒入量筒中;③
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
滴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层相平。思考:按基本实验操作要求,对表中内容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1.三者异同点常生活中你遇到哪些悬浊液、乳浊液、溶液?2.生活中的混合液(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①
肥皂水②
牛奶牛奶放置的时间长一些,上层就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油脂。这些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①

液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清,下层是红细胞。思考:为什么有些药瓶常常标有“服时摇匀”的字样?这些药水是悬浊液②
硫酸钡(俗称钡餐)肠胃病人做“钡餐造影检查”时,常需服用一种白色的药物。思考:为什么在大江的入海口会形成三角洲?水中泥土沉积。泥水也是一种悬浊液。(3)溶
液生活中的溶液例子很多。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向试管中装入某种药品的操作方法是: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状固体2.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3.悬浊液静置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将(

A.上浮
B.下沉
C.均匀分散
D.上浮或下沉4.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的是-----------(

A.块状固体药品可以用手取出
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用药匙取一些蔗糖,尝一尝是否有甜味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5.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

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
B.通入直流电
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1.4
物质水中的分散中状况(第1课时)
板书设计
1.4
物质水中的分散中状况(第1课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