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07:20:00

文档简介

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1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举例说明水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水资源如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品质。
重点
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2.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难点
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情
本节是浙教科学八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主要内容是学习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除了开发水资源以外,保护水资源是目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同学们更好的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PPT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师: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乐观地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实际上,水资源已经产生危机。水资源危机将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讲述:1、水资源的利用1.思考与讨论:请举例说明哪些方面需要水?A.农业生产B.工业生产C.家庭生活2.工、农业用水情况水,是农业的命脉;水,是工业的血液;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3.阅读: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究竟有多少?尽管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总量达3.5×1016米3,但由于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陆地淡水的各种水体中,冰川、埋藏很深的地下水、土壤水、永冻土底冰等很难为人们所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如果考虑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因素,有可能得到利用的淡水只有约
9×1012米3,而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还远低于这个数量。目前人类利用水较多的是________
、________和埋藏比较浅的________。人均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浪费污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变化图想一想,针对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有什么解决对策?①
节约用水、避免浪费;②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③
兴建水库、充分利用;④
进行跨流域调水。说明我国南多北少,P41
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就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如图1-63)是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建设工程之一。它有三条建设路线,东线工程是在江苏扬州,将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借运河水道将水送到天津;中线工程是利用长江三峡水库高峡平湖的地形将长江水引至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再穿越秦岭将水送到


;西
线





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引到黄河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源。2、水资源的开发——南水北调思考:我市是一个海岛城市,地形属于丘陵地区,地表径流短而浅,四面环水,属于缺水城市,年人均占水量是浙江省人均的四分之一,在水资源开发你有什么好的想法?①
建设大陆引水工程舟山大陆引水工程,1998年正式实施,从宁波姚江引水,穿越杭州湾灰鳖洋海底至舟山本岛,大陆引水工程全长76公里,输水管道全长67公里,管径1米,跨海段长36公里,工程投资3亿多元,设计引水工程规模为每秒1立米(每日8.6万立米),年平均引水天数250天,年平均引水总量2160万立米。这是迄今我国最长、最大的跨海输水工程,也是迄今世界最长、最大的跨海输水工程。2012年已经完成二期工程。现在,正在建设三期工程。②
建设海水淡化工程
海水的淡化海水淡化看似很简单,只要将咸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即可。最简单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蒸馏法,另一个是冷却法。但这两个方法工业上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病。1953年,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方法问世了,这就是反渗透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盐与淡水分隔开。其最大的优点是节能,生产同质量的淡水,它的能源消耗仅为蒸馏法的1/40。在新兴的反渗透法研究方兴未艾的时候,古老的蒸馏法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新的方法是将气压降下来,把经过适当加温的海水送入人造的真空蒸馏室中,海水中的水分子会在瞬间急速蒸发,变成水蒸气。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新的蒸馏法。
1997年10月,在嵊泗县嵊山镇建起全国第一座500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2003年大旱时为嵊山岛居民提供了60%的饮用水。至2012年末,我市已建成海水淡化项目13个,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5.4吨/日。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无需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自然界中,水资源主要是海水D.
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工业生产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无需节约用水B.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C.
自然界中,水资源主要是海水D.
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工业生产中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1课时)
板书设计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1课时)
教学反思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2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举例说明水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水资源如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品质。
重点
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2.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难点
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情
本节是浙教科学八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主要内容是学习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除了开发水资源以外,保护水资源是目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同学们更好的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PPT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思考:你知道我省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工程,其内容是什么吗?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江南水乡,为找到能游泳的河流寻寻觅觅;平原水网,不时为饮用水被污染的传闻困扰。一辆苯酚槽罐车在新安江泄漏,150公里外的杭州桶装水被一抢而空;多地市民相继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乍看似笑谈,细思之下,是群众对污水横流的痛心,对清清河水的留恋,对全面治水的期盼。
2013年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明确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五水共治”将把握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时间表将分三年、五年、七年等三步。其中,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讲述:水资源的保护1、节约用水1.思考:在家中或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请谈谈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水的再循环②
减少水的使用③
回收利用2.你知道节水的标志及所表示的意义吗?你知道世界水日的日期吗?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节水与接水谐音)。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世界水日:3月22日2、防止水污染1.水污染含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2.污染物来源①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②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④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⑤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3.水污染危害①
水生动物难以生存污水排出后会流入河流和湖泊。由于这些污水中含有有利于水中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会使这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使得生活在河流、湖泊中的水生动物难以生存。②
影响农作物生长③
危害人体健康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输送营养、调节温度、排泄废物等都要靠水来完成。人喝了被污染的水体或吃了被水体污染的食物,就会对健康带来危害。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①
环保部门加强水质监测。②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④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据“
世界环境日”的现场报道:长江源头甘甜清澈的水流至入海口时,水的能
见度已不足10
厘米。
其主要原因是沿途流入了大量的-------(  )
①生活污水
②工业废水
③泥沙
④普通雨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2.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3.调查你生活的周围存在哪些水的污染源,提出防治的设想或建议,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并撰写一份倡议书。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2课时)
板书设计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2课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