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反射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膝跳反射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结构。
难点
反射弧的结构,具体反射活动中反射弧的分析。
学情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并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实验用具;(2)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思考: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怎样?手会立即缩回,然后才感觉到痛。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刺激可以来自外界的,也可以来自体内的。讲述: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什么叫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反射。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判断下列事例是否属于反射1.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2.小鸟受惊飞走。3.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眨眼睛。4.人一听到谈论杨梅就会流口水。5.捕蝇草遇到小虫的刺激迅速合拢。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例:手碰到高温物体产生缩手反射。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____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____传导进入____,再通过____传达到___,手便立即缩回。4、反射弧:产生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要产生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缺少任何一环,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活动:1.
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搭在另一条腿上。2.另一个同学用手或带橡皮头的小槌轻轻地扣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腿不自觉的抬起。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想一想,通过检查膝跳反射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思考:日常生活中,手如果被针扎了一上下,会马上缩回来,但打针时,你的手有没有马上缩回来呢?你知道原因吗?缩手反射是一种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非条件反射。它的反射中枢在脊髓。而脊髓是人体的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反射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即受到人的意志控制)。结论: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思考:你认为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证据:(1)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随时便溺。(2)若成年人遭受意外事故,使脊髓从胸部处折断时,脊髓下部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膝跳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膝
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低级的神经活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和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狗吃食物流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才能完成的高级的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只是铃声,没有食物,狗没有流唾液。训练:铃声和食物同时进行,狗流唾液。训练结果:发生条件反射,只有铃声也流唾液。铃声本来是无关刺激,但是与给食物多次结合后,成了狗将要进食的具体信号,于是狗只听到铃声而没有吃到食物,也分泌唾液。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否则就会消退。例如:马戏团演员在动物成功表演节目后,就要给它喂食物,用食物来强化它已经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使它表演的节目顺利进行下去。阅读: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控制作用的部分是
,输送信息的部分是
,发生具体反应的部分是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2、图
3-20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果M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那么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M→N→O→P→Q
B.Q→P
→O→N→M
C.O→M→N→P→Q
D.Q→P→N→M→O
3、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4、手遇到烫的物体就会缩回,这种反射方式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吗?这种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并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反应速度更快,减轻了伤害程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板书设计
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教学反思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学钻研,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演化图的观察,提高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激发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重点
了解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
难点
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脑的结构、功能。
学情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并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实验用具;(2)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_____来控制和调节的,特点_____;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会有反应呢?活动:1、两个同学做好准备(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问:在夹住落下的直尺的过程中,身体哪些器官作出了反应?2、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的那个位置的刻度。再重复做2次,求出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被测试者接到的地方越靠近尺的下端,说明他的反应越快。3、让被测试者按2、4、6、8这样的顺序数到100的同时,重复上述实验,求出被测试者数数时夹住尺上与0刻度距离的平均值。问:在实验3中,数数对反应时间有什么影响?4、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1,2。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测
3次,求平均值。
问:比较步骤2和步骤4的反应时间,哪种情况的反应时间更短?通过比较,关于人对不同信号的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讲述:对刺激的反应1、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有许多器官或组织的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等2、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的。3、对刺激的反应过程:
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各种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细胞的分布。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味觉细胞2、神经细胞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____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⑴
神经元的结构。⑵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树突?细胞体?轴突思考1:与人体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更好完成信息的接受和传导功能。思考2:人体是如何接收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的?皮肤有许多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是神经元的树突,接受外界冷热的刺激。
非洲草原上生活着的斑马,如遇到狮子袭击时,能及时发现,并迅速逃离,从而得以生存。人在走路碰到障碍物时,也会迅速地绕开障碍物。生物接受信息后-迅速处理信息信息的处理思考:人体的什么器官可以承担处理信息的重任?脑和脊髓,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
,共
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2、脑的结构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3、大
脑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大脑十分重要。A.
注意大脑的劳逸结合;B.
充足的睡眠;C.
加强大脑的营养;D.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E.
防止有害因素(吸烟、喝酒)对大脑的损害;F.
经常使用和训练大脑。大脑的耗氧很高,如缺氧4
分钟就会导致脑死亡。思考:为什么每节课的时间定为45分钟,中间要休息10分钟?大脑皮层的每个中枢持续活动易产生疲劳,课间休息是让语言中枢得到休息。4、小
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5、脑
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脊
髓结构:⑴
脊髓是脑干的延续;⑵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形;⑶
由许多神经元组成。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一般受大脑控制。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内有:缩手反射中枢、
膝跳反射中枢、排便反射中枢、
排尿反射中枢。7、脊神经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8、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又叫非随意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血管、心脏、腺体以及其他平滑肌。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阅读:脑
科
学脑是调控机体各种机能的中枢,具有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意识、思维等高级功能。脑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脑科学的研究主要包括脑的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功能的研究,某些神经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的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人的学习和记忆的研究等。随着各种新技术和器械的使用,脑科学有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来测定脑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可测出一些精神病患者脑结构的变化等。但对于人脑还有大量的研究项目在等待着人们去开发。
当堂检测
1、平衡木运动员比赛时,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2、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功能是-----(
)A.能够收缩舒张产生运动B.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能够通过细胞体上的许多突起与其它组织细胞联系D.能够对生物体起到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的作用3、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类患者脑部一般没有受到损伤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
板书设计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