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知识内在联系
新航路的开辟与文艺复兴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桎梏的表现,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新航路的开辟则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物质财富的渴望,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文艺复兴 促进思想解放,奠定思想基础 资本主义的萌芽
新航路开辟 开展对外贸易战争和殖民掠夺, 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1.上图是 登上 大陆。 年,他率船队从 出发,横渡 ,“发现”了 和 。他始终认为到达的就是亚洲的
,还把当地人称为“ ”,即印度人。
哥伦布
美洲
西班牙
1492
大西洋
古巴
海地
印度
印第安人
2.上图是 示意图。根据航海家们航行的方向可以分为
和 两个方向:往东——到达非洲最南端 的航海家是
;绕过好望角最终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
新航路的开辟
往东
往西
好望角
迪亚士
达·伽马
往西——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 ; 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证明了 的正确。
哥伦布
麦哲伦
全球航行
地圆说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前后(15世纪末—16世纪初)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背景):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 萌芽。(经济根源)
(2)社会根源:对 和财富狂热追求,《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 的向往。
(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切断传统东西方贸易的 。
2.条件(使新航路开辟能够变为现实的条件):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资本主义
黄金
东方
商路
客观条件: 应用于航海;欧洲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___________流行。
3.新航路指的是什么路线?是指从欧洲到达 (东方)的海上交通线。
指南针
亚洲
地圆学说
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时间
航海家
成就
支持国家
方向
1487—1488年
.
从欧洲到达 .
葡萄牙
往东
1492年
.
发现 .
西班牙
往西
1497—1498年
.
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 .
葡萄牙
往东
1519—1522年
.
麦哲伦船队完成 .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西班牙
往西
迪亚士
好望角
美洲
哥伦布
达·伽马
印度
麦哲伦
全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积极: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 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______连为一个整体。
2.消极:欧洲国家走上 的道路,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穷与落后。(例: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等)
资本主义
殖民扩张
开始
1.易错点:
(1)完成全球航行的是麦哲伦的船队,麦哲伦本人没有完成。
(2)哥伦布开始探索新航路比达·伽马要早。
(3)由欧洲到达亚洲的新航线只有两条,即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船队开辟的航线。
2.易错字: 亚士 印 安人 达· 马 麦 伦
迪
第
伽
哲
一、选择题
1.“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材料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B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C
3.“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 )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太平洋沿岸
5.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C
A
6.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下列哪一个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光(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D
7.美洲的橡胶、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物产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
B.激发了人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C.推动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
8.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 )
A. 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
A
9.在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日子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推动了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
D.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C
二、材料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材料二: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
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的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四:当地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答: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或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
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 (2)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答: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绕到东方。
? (3)根据材料二所述说明,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答:材料二反映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了解东方的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材料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财富。
(4)材料四中的“当地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认为他们是什么人?从材料中可看出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人是什么态度?联系新航路开辟的目的,设想一下这些居民后来的命运。
答:“当地居民”是指印第安人,哥伦布认为他们是印度人;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热情友好;被掠夺、屠杀和奴役。
一、选择题
1.(2020·黑龙江大庆)某位航海家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这位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郑和
C.麦哲伦
D.杰斐逊
C
2.(2020·四川资阳)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一支船队在太平洋上有3个多月没有补充给养,只能吃碎成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这支船队是( )
A.哥伦布船队 B.迪亚士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3.(2020·四川乐山)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D
A
4.(2020·浙江嘉兴)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长远来看,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的更基本原因是达·伽马1498年在印度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的经济打击。这是从一个侧面阐述新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条件
C.经过 D.影响
5.(2020·贵州遵义)近代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D
B
二、材料题
6.(2020·贵州黔西南)浩瀚的海洋吸引了中外航海家不懈地探索,不管他们探索的目的如何,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支持他们完成航行的基本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外国),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根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什么贡献?
答: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贡献: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创了亚非(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任意一点即可)
? (2)材料二中最先实现“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是哪位航海家?材料二反映了他航行美洲的目的是什么?
答:航海家:哥伦布。目的:渴望得到黄金。
?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功实现材料一、材料二航海活动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答:技术条件:指南针的运用、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进步等。(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7.(2020·四川德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的两位航海家及其探寻新航路的重大成果。
答:示例: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 (2)根据材料,简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答:影响: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引发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促进了各洲之间的物种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