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8 21: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相比拟。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它主要的原料是(
)
①铜
②铅
③锡
④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如图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
A.四羊方尊
B.青铜利簋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3.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个朝代的成就(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北京的“簋街”得名和古代青铜器“簋”的用途有关,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
)
A.美食一条街
B.古玩一条街
C.土特产一条街
D.小商品批发一条街
5.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之一,下列关于青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泥范铸造法”
B.夏朝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
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
“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D.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10.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C.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1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
B.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
C.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
D.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
12.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
①象形
②会意
③指事
④形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片甲骨惊天下。
——郭沫若
材料二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刘歆《七略》
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书”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请回答:
计算一道与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
0.001
4
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重
832.84
千克的大鼎,一次浇注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
8
900
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
4
个人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
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
产有关。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依据以上内容,谈谈你对青铜器的认识。
一、选择题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测试时间:20
分钟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器的冶铸原料包括铜、铅、锡。故正确答案为
A。
答案
C
图片中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选C。
答案
B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答案
A
簋是中国古代一种圆口两耳的食物容器,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美食一条街。“簋街”在今天也是北京美食集中展示的一个绝好场所,故选A。
答案
D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故
A、B、C
叙述是错误的。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故选D。
答案
A
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故选A。
答案
B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B。
答案
A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答案
B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是研究商朝历史的资料之一,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
项“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的说法太绝对,故选B
项。
答案
D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D。
答案
B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一些活动和商朝的一些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故选B。
答案
A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根据所学可知,商代青铜制作工艺高超,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①②是商代的成就。所以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社会的生产和阶级关系的状况,反映了商周时期奴隶社会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声(形声)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形声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
15.答案
(1)8
900×0.001
4=12.46(千克)
832.84÷12.46
≈66.841(个)
67×4=268(
人)
故需要坩埚约
67
个。至少需要
268
人合作铸造。(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
需要的总坩埚的数量。由此可知,光熔铜浇注就需要
268
人,再加上制模、翻范、拆范后的修饰以及运输管理
等,总计至少需要
300
人)
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体现了商朝工匠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
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需要的坩埚总数以及参与铸鼎的总人数。(2)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体现了商朝工匠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3)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认识到,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
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