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
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2.“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汉朝
D.秦朝
3.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
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其中“六王毕,四海一”是在形容哪一朝代的哪一巨变(
)
A.西周
武王伐纣
B.战国
战乱不休
C.秦朝
统一国家
D.汉朝
高祖建国
4.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皇帝专制独裁、独掌大权的时代。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
)
A.禹
B.黄帝
C.嬴政
D.刘邦
5.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6.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郡守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8.威海市初中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中写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过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
10.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11.下面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1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文字却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
A.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D.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13.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③焚书坑儒
④修筑长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它“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15.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
①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统一货币
③统一度量衡
④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⑤统一文字
⑥实行分封制
⑦百家争鸣
⑧诸侯争霸
⑨商汤灭夏
A.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
C.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⑤⑥⑧⑨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
230
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C”。
公元前
230
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
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3)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
(4)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
)
(5)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年?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
A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A
为正确选项。
答案
D
公元前
230
年,秦王嬴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
221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答案
C
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3
世纪后期),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选
C。
答案
C
公元前
230
年,秦王嬴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
221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故选
C。
答案
C
题干事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避讳”现象。“避讳”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
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题干中的这种“避讳”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故答案选C
项;A、B、D
三项与“避讳”无关。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故本题应选
C。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故此题选
B。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统治者变更统治制度的出发点是巩固统治,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出现了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故C
符合题意。
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帝王”“秦始皇”,联系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四个选项中,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辨析能力。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故该示意图反映的朝代是秦朝。
答案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D
符合题意。
答案
D
联系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可知,①是其政治措施,②是其经济、文化措施,③是其思想措施,④是其军事措施,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A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故选
A。
答案
B
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秦始皇还统一车轨,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故B
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B
(2)C
(3)A
(4)A
(5)A
解析
(1)材料关键信息是“从公元前
230
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秦最终完成统一是在公元前
221
年。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填B。(2)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
定了基础,但材料并未涉及,故填C。(3)由材料“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可知,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填A。(4)由材料“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
有效的一套规则”可知,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故填
A。(5)由材料的最后一段话可知,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填A。
17.答案
(1)时间:公元前
221
年。制度:郡县制。
(2)措施:统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和巩固。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为巩固统治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据此回答第(1)问。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统一文字的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