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2.李明毕业后在家乡邹平创办了一个“农业生态园”,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他决定从古书中学习经验,你会向他推荐哪本书(
)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九章算术》
3.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都来源于走访
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4.贾思勰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农业生产要(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勤劳致富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5.神州大地,英雄辈出,在河北的土地上,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下列河北历史文化名人中,在世界上首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是(
)
A.扁鹊
B.董仲舒
C.刘备
D.祖冲之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王羲之
7.如图所示为
1986
年发行的纪念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的银币。这主要缘于他(
)
A.设计并制造出了千里船B.写出了《水经注》
创制出了《大明历》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8.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
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
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有(
)
①胡昭
②锺繇
③王羲之
④顾恺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图中历史人物的称誉及其书法字体,分别是(
)
王羲之和《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A.兵圣;篆书
B.史圣;隶书
C.医圣;楷书
D.书圣;行书
11.“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这是周杰伦演唱的一首“中国风”歌曲。该歌曲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锺繇
B.司马迁
C.顾恺之
D.王羲之
12.东晋一位画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即眼睛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风貌,画人物的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位画家是(
)
A.王羲之
B.郦道元
C.祖冲之
D.顾恺之
13.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以下文物遗迹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①安阳殷墟
②洛阳白马寺
③汉魏洛阳故城
④洛阳龙门石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石窟
B.书法
C.山水画
D.诗歌
二、非选择题
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图
1
人物是谁?他在数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图
2
人物是北朝著名的农学家,他的名字叫什么?他写出了一部总结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书籍,该书籍的名称是什么?该书在国内外的地位如何?
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图
1
作品的体例是什么?图
2
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作者是谁?
【思想篇】
材料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科学篇】
材料三
材料三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数学家。请你任选一位,说明他的成就。
【感悟篇】
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
B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故选B
项。
答案
B
《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故选
B。
答案
A
图中的人物是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的来自古书,有的来源于走访和亲身实践。故A
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题干中贾思勰的观点主要强调了农业生产要不误农时,因地种植。故选
D。
答案
D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在世界上首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故选D。
答案
A
由题干中“历法天文”“圆周小数点”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杰出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
千年。故选A。
答案
D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故选D。
答案
B
题干中的“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图
1、图
2、图
3、图
5
反映了汉字的演变与成熟。图
4
则反映了造纸术的发明。而“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在图片中并未直接反映。故选B。
答案
A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不是书法家。故选A。
答案
D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被后人誉为“书圣”。故选
D。
答案
D
根据题干中的“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故选
D。
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辨别能力。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
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13.答案
D
洛阳白马寺是佛教建筑,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体现;龙门石窟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
优良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安阳殷墟、汉魏洛阳故城与中外文化交融无关。②④符合
题意,故选D。
答案
A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两处石窟群里,雕
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
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故选
A。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2)贾思勰。《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判断出图
1
是祖冲之,
图
2
是贾思勰,然后逐问作答即可。
答案
(1)纪传体。王羲之。
体现了孔子“仁”(爱人)的思想主张。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华佗:制成“麻沸散”。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
位数字。(任选一位回答即可)
自觉学习传统文化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图
2
作品是《兰亭集序》,它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作者是王羲之,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第(2)问,材料二中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仁”(爱人)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主张在当今社会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第(3)问,华佗制成“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
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第(4)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