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三课
桂花雨
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
4.联系课后“阅读链接”,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重难点)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台湾当代女作家、散文大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著作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包括《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七月的哀伤》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桂花的知识吗?
桂花:
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金桂
背景资料
银桂
背景资料
丹桂
背景资料
月桂
字词注释
dǒng
兰(兰花)
lán
懂(懂得)
pó
婆(外婆)
浸(沉浸)
jìn
luó
箩(箩筐)
gāo
bǐng
糕
饼
chán
缠(纠缠)
捡(捡拾)
jiǎn
chá
茶(茶树)
字词注释
多音字
1.今天周末,妈妈给我做了丰盛(
)的饭菜。
2.值日生帮着食堂阿姨给我们盛饭
(
)。
盛
shènɡ
(盛开)(丰盛)
chénɡ
(盛满)
(盛饭)
chénɡ
shènɡ
字词注释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连一连。
糕点和饼的合称。
表示最小的限度。
没有残缺或损坏。
指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
至13级的热带气旋。
字词注释
台风---
飓风
糕饼---
糕点
至少---
最少
完整---
整个
至少---
至多
完整---
残缺
仔细---
马虎
欣赏---
讨厌
近义词
反义词
字词注释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最少
两词都有表示少的意思。
最少——有最的意思。
至少
至少——表示极少、很少。
1.你(
)把寒假作业做完,才能外出旅游。
2.用(
)的时间做最多的工作,这就是效率。
至少
最少
字词注释
词语积累
描写梅花的词语:
不畏严寒
朴实无华
明霜傲雪
娇而不艳
铮铮傲骨
赛雪欺霜
冷艳清绝
幽香浓烈
课文讲解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桂花的?
树笨笨的
花小小的
香气迷人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述我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最家乡那摇落的______________。
桂花雨的思念
摇桂花的乐趣
课文讲解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写作者在众多花中最喜欢桂花,喜欢他那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3-6):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的事情,流露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无限欢乐。
第三部分(7-8):主要写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心里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本文是怎样开头引入桂花雨的?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总起全文
意思是:
开的繁茂,盛大
课文讲解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近义词:比比划划
作者不喜欢我们觉得很熟悉的花,这为后面做铺垫。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我喜欢的是桂花。
这句话直抒胸臆,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喜桂花
承上启下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描述了桂树的______。
拟人和对比
形态
拟人:将桂树描述成笨笨的,语气亲昵。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对比:将桂花开花与不开花的样子比较一下描述出来。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请同学们想想这个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
课文讲解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近义词:醉人
这几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说出了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
拟人和对比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送桂花:突出了母亲的善良,大方,与人分享的品质。
意思是:糕点
课文讲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夸张:突出了桂花的香气。
桂花香
课文讲解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解释为什么要摇桂花,为后文做铺垫。
课文讲解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手法,说出了摇桂花的场景。
比喻
摇桂花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的作用:泡茶、做糕饼、带来香气。
意思是:在里面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其实桂花都是一个香味,为什么母亲却要这么说呢?
那是因为母亲想念的是家乡!
课文讲解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以回忆桂花雨作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总结全文
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课堂小结
爱桂花
香飘十里
思乡情桂花雨
桂花雨
摇桂花
落花下雨
忆桂花
回到故里
写作手法
学习运用寄情于事的手法
【寄情于事】“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的思乡情怀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挥之不去,“摇桂花”和“桂花雨”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举例】微风吹来,叶子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又像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面对这苍翠的竹林,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
拓展延伸
桂花的功效
桂花有浓郁的花香味,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有醒脑提神的作用。桂花所特有的芳香气味,可以消除口中的异味,有清除口臭的功效。桂花有温胃,暖胃的功效。
随堂演练
1.看拼音,写词语。
lán
huā
pó
po
gāo
diǎn
(
)
(
)
(
)
兰花
婆婆
糕点
2.
关联词填空。
(
)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差多了。
就
如果
随堂演练
3.仿写句子。
我喜欢的(
)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
)梅树那样有姿态。
是
不像
我喜欢的是读书。读书有些许的枯燥,不像踢球那样有意思。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朗读指导: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朗读时,要用欢快的语调和赞美的语气来读,要体现出对桂花的赞美来,声音清脆欢快但是语速不要过快,也要读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参考答案:爱桂花
摇桂花
忆桂花
课后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参考答案:
回忆桂花的香气,体会思乡的情结。
课后习题
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选自琦君的《
烟愁
后记》
课后习题
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
——选自琦君的《家乡味》
参考答案:
故乡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美好,是任何其他地方的东西代替不了的。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谢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