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九上)测试4(第六、七单元)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历史(九上)测试4(第六、七单元)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8 17: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试四
第六、七单元
01
选择题
PART ONE
02
非选择题
PART TWO
1.《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
2.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此后人们相信“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找到”。符合麦考莱观点的是( )
A.“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
C.《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D.1688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A
3.“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请问这种体制最先是通过哪部法律确定下来的(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A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也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等。由此可知,《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是( )
A.议会高于王权 B.人权和法治
C.三权分立 D.人文主义
A
5.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A.总统共和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度 D.君主立宪制
D
6.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尽管没有实权,但依然是王权的象征。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A.具有不彻底性,是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B.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
C.没能战胜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政体
D.经过反复、长期的斗争
A
7.“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尤其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际,他便视权力如草芥。”材料中的“他”是指( )
A.拿破仑 B.林肯
C.华盛顿 D.杰斐逊
C
8.列宁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评价的这次战争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普法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发表的一部重要的文献,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美国1787年宪法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D
10.根据美国权威政治机构布什研究所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十分虚弱”,又有约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正在走下坡路。美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1787年宪法的颁布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C
11.“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一观点指的是美国(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C.首创了民主共和制 D.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C
12.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 D.联邦制
C
13.17—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提出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并大力提倡理性。他们燃起的思想之花是( )
A. 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
C.进化论思想 D.马克思主义
B
14.法国国旗蓝、白、红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C
15.“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引文出自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D
16.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处死了罗伯斯庇尔 D.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D
17.“拿破仑对内的建设,有些是有永久的价值,而其中尤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最为远大。”《拿破仑法典》影响远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规定王权大于法律 B.奠定了法国的民主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D.监督维护共和政体
C
18.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之为“姊妹革命”。这是因为两次革命( )
A.结束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B.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
C.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凸显了民主平等的启蒙理念
D
19.200多年前发生在西欧的一场革命,通过和平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应该是指(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C
20.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
21.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B
22.“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在那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代 D.网络时代
A
23.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在工业生产领域(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动力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D
24.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 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 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D.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25.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的学说”诞生标志是( )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C
26.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27.“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弾,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 )
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马克思
D
28.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秋,郭寿生在烟台海军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该小组主要研究、宣传的内容包括( )
①三民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④科学社会主义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D
29.《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巴黎公社的失败 B.法国大革命失败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30.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资产阶级革命 B.技术革新
C.法治社会 D.思想解放
D
31.(15分)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下面分别是英、法两个国家的年代尺。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指的是谁?(1分)英国是怎样“掀开历史的重要一页的”?(2分)
答:查理一世(1分);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思考1689年是指哪个国家的哪个历史事件?(2分)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178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1804年谁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分)
(3)材料三文献追求怎样的思想?(2分)该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1分)
答:英国颁布《权利法案》(2分);18世纪60年代(1分);19世纪40年代(1分);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1分);拿破仑(1分)。
答:自由、独立(2分);标志着美国的独立(1分)。
(4)从以上事件中,你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流是什么?(1分)可以得到哪些国家发展方面的启示?(2分)
答: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1分);先进的制度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历史是一部从专制到民主的历程,也是从人治到法治的历程;独立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等。(2分,符合题意,任意两点即可)
32.(13分)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古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材料四: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1)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当时的主要能源是什么?(1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1分)“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珍妮纺纱机”的发明(1分);煤炭(1分);蒸汽时代(1分);鸦片战争(1分);向西方学习技术(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2分)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1分)
(3)材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指什么?(2分)“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1分)
答: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2分);《马关条约》(1分)。
?
答: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分);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分);国家防御(1分)。
(4)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2分)
答: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2分)
33.(12分)先进的、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它精妙地传达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1)材料一中拉斐尔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1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2分)
答:人文主义(1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1分);马克思、恩格斯(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论题: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
论述: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开展。1864年,英国等工人代表成立了“第一国际”。1871年,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4分)
综上所述,思想文化能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