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九上)综合检测6(提高卷)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历史(九上)综合检测6(提高卷)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09: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试六
九年级上册综合卷(提高卷)
01
选择题
PART ONE
02
非选择题
PART TWO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果去埃及旅游,游客能够看到的世界著名历史遗迹是( )
A
2.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B
3.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A
4.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的资料中有“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奴隶制共和国”和《俄狄浦斯王》等内容。据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古希腊 B.波斯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拜占庭帝国
A
5.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强大而野蛮的国家所灭。”政治上,这个国家是民主政治的源头;科技上,这个国家发现的自然规律至今造福人类;体育上,这个国家留给后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经济上,这个国家堪称世界工商业的鼻祖。请你判断这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D.地中海
D
6.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的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材料反映了雅典( )
A.全民参与政治 B.民主政治发达
C.完全崇尚法治 D.权力相互制约
B
7.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以下关于这一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公元前5世纪初 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
C.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 D.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
D
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
A.凯撒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亚里士多德
D
9.“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C
10.2019年4月15日,法国________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
A. 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C
11.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C
12.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13.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A
14.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叙述中,与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无关的是( )
A.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
B.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C.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D.封建庄园在西欧广泛出现
D
15.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C
16.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
A. 大化 B.德川 、
C.明治 D.裕仁
A
17.穆罕默德起初在麦加传教,后来带领信徒移居麦地那,继续传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国家结构的基础。他宣传的宗教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D
18.下列是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并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的是( )
A.富裕农民 B.资产阶级
C.市民阶层 D.贵族
A
19.14世纪,意大利“薄雾开始消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认识自己”。这反映了意大利人( )
A. 重视标新立异 B.追求人性解放
C.反对君主专制 D.抛弃宗教信仰
B
20.这是一部不朽的名作,它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是( )
A.但丁的《神曲》 B.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A
21.“到达西印度的所谓基督教徒一般使用两种手段摧残西印度的各国百姓,一是通过非正义的残暴战争,一是通过残酷的剥削压榨……名目繁多的灭绝印第安人的手段……”。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地理大发现
C.美国独立战争 D.工业革命
B
22.马克思曾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马克思认为新航路开辟( )
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使亚非拉沦为殖民地
C.促使美洲走向文明 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23.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古代罗马的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C
24.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与下列哪一历史文献直接相关(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联邦宪法
D.《拿破仑法典》
A
25.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大陆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就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B
26.一方面,它是美国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另一方面,它所设计的制度对世界上很多国家产生了影响。如分权制衡制度、总统制共和政体和联邦制模式。“它”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C
27.等级身份制违背了其民族崇尚平等的特性,资产阶级、农民等承担着全部税收负担,却受到贵族阶层鄙视。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增长,这种经济地位和身份地位极不对称加速了革命的爆发。这场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二月革命
C
28.以瓦特蒸汽机为核心的那场革命,不仅仅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大工厂,还促进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迁移,贫富分化加剧,人们生活观念变化。材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 B.促进城市规模发展
C.是一场生产技术革新 D.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A
29.这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此发布于19世纪40年代的经典著作提出(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自由主义
C
30.这首歌传唱世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这首歌是( )
A.《马赛曲》 B.《国际歌》
C.《命运交响曲》 D.《英雄交响曲》
B
31.(16分)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场运动?(2分)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哪一新兴阶级的需要?(2分)列举两位代表人物。(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2分)《人权宣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2分)
答:文艺复兴(2分);资产阶级(2分);但丁、达·芬奇(2分)。
?
答:自由、平等(2分);法国大革命(2分)。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2分)这场运动后期传播了哪一新思想?(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发展的共同作用。(2分)
答:新文化运动(2分);马克思主义(2分)。
答:思想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言之有理即可)
32.(12分)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是哪一场革命的高潮部分?(2分)这场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
(2)材料三中的文献发表于哪一天?(2分)它的起草人是谁?(2分)
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光荣革命(2分)。
答:1776年7月4日(2分);杰斐逊(2分)。
(3)材料三文献追求怎样的思想?(2分)该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2分)
答:自由、独立(2分);标志着美国的独立(2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使“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2分)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答:新航路开辟(2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分)。
(2)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分)
答:观点:思想解放与新航路开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分)
论证:文艺复兴主张人文主义,使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教会中解放出来,鼓励人们进行海上探险,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同时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西方文明和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4分)
结论:思想解放与新航路开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促进人们世界观念的发展。(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