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1离散型随机变量讲义新人教A版选修2_3(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1离散型随机变量讲义新人教A版选修2_3(Word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0 12: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 离散型随机变量
知识点 随机变量
(1)定义:在随机试验中,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试验结果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字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像这种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字母表示.
知识点 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
相同点 随机变量和函数都是一种映射
区别 随机变量是随机试验的结果到实数的映射,函数是实数到实数的映射
联系 随机试验结果的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定义域,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值域
知识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
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随机试验的特点
(1)试验的所有结果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2)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判断一个变量是否为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看它是不是随机变量,其次看可能取值是否能一一列出,也就是说变量的取值若是有限的,或者是可以列举出来的,就可以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就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任意的实数.(  )
(2)随机变量的取值可以是有限个,也可以是无限个.(  )
(3)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指某一区间内的任意值.(  )
答案 (1)× (2)√ (3)×
2.做一做
(1)甲进行3次射击,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记甲击中目标的次数为ξ,则ξ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
(2)同时抛掷5枚硬币,得到硬币反面向上的个数为ξ,则ξ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
(3)在8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5件正品,从中任取一件取到次品就停止,抽取次数为X,则X=3表示的试验是________.
答案 (1)0,1,2,3 (2){0,1,2,3,4,5} (3)共抽取3次,前两次均是正品,第3次是次品
解析 (1)甲可能3次全击中,也可能一次未中,中1次,2次,所以ξ的取值为0,1,2,3.
(2)当硬币全部为正面向上时,ξ=0,硬币反面向上的个数还可能有1个,2个,3个,4个,也可能都反面向上,即5个.
(3)由随机试验可知X=3表示抽取3次,前两次均是正品,第3次是次品.
探究1 随机变量的概念
例1 下列变量中,哪些是随机变量,哪些不是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某机场一年中每天运送乘客的数量.
(2)某单位办公室一天中接到电话的次数.
(3)明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
(4)明年某天济南—青岛的某次列车到达青岛站的时间.
[解] (1)某机场一年中每天运送乘客的数量可能为0,1,2,3,…,是随机变化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2)某单位办公室一天中接到电话的次数可能为0,1,2,3,…,是随机变化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3)明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可能为0,1,2,3,…,是随机变化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4)济南—青岛的某次列车到达青岛站的时间每次都是随机的,可能提前,可能准时,亦可能晚点,故是随机变量.
拓展提升
随机变量的辨析方法
(1)随机试验的结果是否具有可变性,即每次试验对应的结果不尽相同.
(2)随机试验的结果的确定性,即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的结果对应的变量具有以上两点,则该变量即为随机变量.
 指出哪些是随机变量,哪些不是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
(2)任意掷一枚均匀硬币5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
(3)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
(4)某个人的属相随年龄的变化.
解 (1)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命中的所有环数是0,1,…,10,而且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命中的环数是随机变量.
(2)任意掷一枚硬币1次,可能出现正面向上也可能出现反面向上,因此掷5次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是0,1,2,3,4,5,而且出现哪种结果是随机的,因此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是随机变量.
(3)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结果是1点,2点,3点,4点,5点,6点中的一个且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出现的点数是随机变量.
(4)一个人的属相在他出生时就确定了,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属相不是随机变量.
探究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判定
例2 指出下列随机变量是否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某超市5月份每天的销售额;
(2)某加工厂加工的一批某种钢管的外径与规定的外径尺寸之差ξ;
(3)江西九江市长江水位监测站所测水位在(0,29]这一范围内变化,该水位监测站所测水位ξ.
[解] (1)某超市5月份每天的销售额可以一一列出,故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实际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差值无法一一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3)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水位在(0,29]这一范围内变化,不能按次序一一列举.
拓展提升
判断一个随机变量X是否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关键是判断随机变量X的所有取值是否可以一一列出,其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2)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数量化;(3)确定试验结果所对应的实数是否可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如果能一一列出,则该随机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不是.
 某市公交公司规定:身高不超过120 cm的学生免费乘车,凡身高超过120 cm的学生,每次乘车0.5元,若学生每次乘车应交的车费为η(单位:元),学生的身高用ξ(单位:cm)表示,那么ξ和η是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若是,请写出相应的取值情况.
解 由于每个学生对应唯一的一个身高,并且可以一一列举出来,因此ξ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取值为本市所有学生的身高.
η=因此η也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取值为0,0.5.
探究3 随机变量的应用
例3 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和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袋中有大小相同的红球10个,白球5个,从袋中每次任取1个球,每次取到的红球不放回,直到取出的球是白球为止所需要的取球次数;
(2)从标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任取2张,所取卡片上的数字之和.
[解] (1)设所需的取球次数为X,则X=1,2,3,4,…,10,11,
X=i表示前(i-1)次取到红球,第i次取到白球,这里i=1,2,…,11.
(2)设所取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ξ,则ξ可取3,4,…,11,其中:
{ξ=3}表示取出标有1,2的两张卡片;
{ξ=4}表示取出标有1,3的两张卡片;
{ξ=5}表示取出标有1,4或2,3的两张卡片;
{ξ=6}表示取出标有1,5或2,4的两张卡片;
{ξ=7}表示取出标有1,6或2,5或3,4的两张卡片;
{ξ=8}表示取出标有2,6或3,5的两张卡片;
{ξ=9}表示取出标有3,6或4,5的两张卡片;
{ξ=10}表示取出标有4,6的两张卡片;
{ξ=11}表示取出标有5,6的两张卡片.
拓展提升
解此类题主要是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随机变量X满足三个特征:①可以用数来表示;②试验前可以判断其可能出现的所有值;③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取何值.
 写出下列随机变量ξ的所有可能取值,并说明随机变量ξ=4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从10张已编号的卡片(编号从1号到10号)中任取2张(一次性取出),被取出的卡片的较大编号为ξ;
(2)某足球队在点球大战中5次点球射进的球数为ξ.
解 (1)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3,4,…,10.其中“ξ=4”表示的试验结果为“取出的两张卡片中的较大号码为4”.基本事件有如下三种:取出的两张卡片编号分别为1和4,2和4或3和4.
(2)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5.其中“ξ=4”表示的试验结果为“5次点球射进4个球”.
1.所谓的随机变量就是试验结果和实数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随机变量是将试验的结果数量化,变量的取值对应于随机试验的某一个随机事件.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特征:(1)可用数来表示;(2)试验之前可以判断其可能出现的所有值;(3)在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取值;(4)试验结果能一一列出.
1.下列变量中,不是随机变量的是(  )
A.一射击手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
B.标准状态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C.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
D.某电话总机在时间区间(0,T)内收到的呼叫次数
答案 B
解析 标准状态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一个确定值,而不是随机变量.故选B.
2.若用随机变量X表示从一个装有1个白球、3个黑球、2个黄球的袋中取出的4个球中不是黑球的个数,则X的取值不可能为 (  )
A.0 B.1 C.2 D.3
答案 A
解析 由于白球和黄球的个数和为3,所以4个球不是黑球的个数分别可能是1,2,3,X不可能取0.故选A.
3.在考试中,需回答三个问题,考试规则规定:每题回答正确得100分,回答不正确得-100分,则这名同学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
答案 300,100,-100,-300
解析 可能回答全对,两对一错,两错一对,全错四种结果,相应得分为300分,100分,-100分,-300分.
4.连续不断地射击某一目标,首次击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则X=4表示的试验结果是________.
答案 前3次未击中目标,第4次击中目标
解析 由于随机变量X表示首次击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所以当X=k时,表示前k-1次均未击中目标,第k次击中目标,故X=4表示的试验结果为前3次未击中目标,第4次击中目标.
5.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1)用X表示掷出正面的个数,要表示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X应取哪些值?
(2)X<2和X>0各表示什么?
解 (1)掷两枚硬币时,掷出正面的个数可能是0,1,2中的一个,但事先不能确定,结果是随机产生的.
用X表示掷出正面的个数,X的值应随机地取0,1,2中的某个.
(2)X<2表示事件“正面个数小于2”,即事件“正面个数为0或1”;X>0表示事件“正面个数大于0”,即事件“正面个数为1或2”.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