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
二单元综合学习活动
活动二:“劳动光荣”专题研讨会
目录页
活动一:获奖新闻阅读推荐会
01
活动一
获奖新闻阅读推荐会
活动方案
选择一份报纸或一个新闻网站,浏览一周的内容,从中挑选出两篇你认为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
小组合作,6—8人为一小组,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小组按照标准评选出消息和通讯各一篇,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与新闻作品一起在全班展示、交流。
准备要求
具体要求
通讯
《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吴晗和他的一家》《“两弹”元勋邓稼先》《红山嘴,大雪即将封山》《在大海中永生》《历史,将铭记这一刻》《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世纪大阅兵》《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一份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伟人家中的追忆》《一个世纪的伟大穿越》《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中国道路世界瞩目》《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永恒的经典历史的丰碑》《神舟连着中南海》《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四家村分红静悄悄》《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今天,我们豪迈受阅》《栾城草农敢闹海》《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三西”扶贫记》《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领导和推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纪实》《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新闻题材经典推荐篇目
消息
《拉萨发生暴力事件》《郭浩东施工队巧绘北京奥运场馆“双唇”》《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冲破六年封关山东禽肉产品重返欧盟市场》《跨越1000万辆:新的台阶
新的起点》《一场特殊的婚礼》《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平潭大开发
共筑两岸人民美好家园》《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一堆木头与一连串车祸》《高举国旗,呼唤救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
去年我省28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为零
》《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习近平春节前夕赴甘肃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表达美好的新春祝福》《“三北”造林记》《项目审批“长征”698天
泰豪动漫变“动慢”》《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
新闻题材经典推荐篇目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新闻阅读推荐语示例
通讯
推荐语
太行山有着古老的历史和传说,在近代,太行山是革命的摇篮,在这里无数革命的传说成为了一种永久的经典,而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本认为太行山上的传说成为一种历史而载入史册,没想到,林州人硬是在这艰易的年代中,把太行的传奇带上了一个新的境界,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异景。
异景并没有结束。红旗渠精神便像红旗渠水一样永远流淌着,它时时刻刻融入了林州人的血液。不论是外地的还是本地的,不论是名人还是寻常人,面临这上千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都会发出不由自主地赞叹,他们赞叹的不仅仅是这样一条流淌着林州命脉
的渠水,更主要的是流淌着林州人的一种血液,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血液,一种不屈的血液,仿佛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子的形象便在这条渠上环绕纠缠着,久久不能从人的眼里散去。修红旗渠造就了无数的工匠,而外出盖楼却武装了无数的工匠。他们带来了进步前辈的理念,带来了进步前辈的信息,也带来了极新的林州。
记住吧,历史永远是人书写的,历史只会记住那些敢于前进的人。所有的抱怨都会成为一种绊脚石,只有下定刻意,才能成功,才能在精神家园中自在的徘徊。
《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
新闻阅读推荐语示例
消息
推荐语
刊登在《珠江晚报》2017年5月11日要闻版上的消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消息除题材重大、内涵丰富、生动感人外,从新闻采写上来看,它有如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
一是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创新。在各行各业高喊“创新”的今天,媒体人面对的是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息传播技术加速迭代,也需要创新。这篇消息的两位作者,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的海量报道中,另辟蹊径,以记者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
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二次精调”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创举。这不能不说是记者打破惯性思维,进行大胆创新的胜利。
二是背景材料运用得当。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的记者,在这篇消息中使用背景材料对新闻事实进行补充、说明、分析解释是很得当的。运用当事人必要的直接引语,更增强了消息的可信度和现场感。而且背景材料运用得也很活,他没有像有的记者常把背景材料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黑压压的一片,
读来让人头疼。而是把背景材料打散了用,穿插于几个自然段中,让人读来顺畅、自然、深刻,这是很值得赞赏的。
三是坚持“走转改”,在体验采访中,建设者们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惊天秘密,被称为交通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其关键性控制工程“最终接头”被建设者们二次“精调”了,将对接精度由15厘米缩小到毫米级。于是,记者围绕“追求极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用消息的形式,以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了最终
接头二次“精调”的斗智斗勇过程和令人惊叹的成绩,让受众看到了敬业、严谨、果断的大国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同时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02
活动二
“劳动光荣”专题研讨会
活动方案
研讨主题
劳动光荣。主题集中,但话题丰富。
研讨话题
话题1: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话题2: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话题3:无私奉献
话题4:创造性劳动
活动方案
准备工作
①教师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并任命各小组的组长。做好4个阄,分别是上述4个话题,然后由4个小组长抓阄,确定好各小组研讨的话题。
②各小组有30分钟的研讨时间。
③30分钟后,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就本组的话题做一个精辟而又内容丰富的发言,时间不超过10分钟。
④最后评选最佳选手和最美小组。
各小组发言资料
发言资料
【话题1发言资料】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话题3发言资料】无私奉献
【话题2发言资料】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01
03
02
待
花
开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