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 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 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8 20:5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
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教材:人美版四年级上册 第3课
课型:造型·表现
执教人:华英杰 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认识冷色,体验冷色给人带来的感受。
技能: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冷色调的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领悟艺术作品内涵,掌握冷色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冷色的特点,能够正确运用冷色画一幅风景画。
2.教学难点:笔触与色彩搭配的美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初步掌握了基础的色彩知识。本课是基于前一课暖色的基础来认识冷色,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学习梵高小笔触点染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风景画是新难点,教师应在此给与学生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教师组织课堂。
请同学们闭眼睛冥想老师口述的情境。老师说“现在是夏天,火辣辣的太阳俯视着大地,连树都耷拉着叶子,大家热得直流汗,汗水从头上滑到了脖子,又从脖子一溜烟到了背上。这时,你面前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蓝色泳池,看着就想扑通一声跳进去凉快凉快呐!”
“到了冬天,寒风瑟瑟,到处一片凄清,伸手都冷的时候,你前面出现了一团红红的火焰,赶紧前去烤烤冰冷的小手暖和暖和吧!”
“同学们,刚才老师讲的两个情境,分别包含了上次课和本节课的知识,你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告诉老师,两个情境中分别包含了哪些美术专用词语吗?”——蓝色和红色
“是的,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暖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冷色吧!”
教师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二)新授——感受冷色
1、打开书P6,统揽教材,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所学,同桌两人讨论教材里《水》与《安第斯织物》给你的感受。学生举手发言。
2、教师展示蓝色的卧室套件和橙色的卧室套件,请学生说一说,同样的房间,换上不同的布艺套件,为什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呢?现在的你想要走进哪个房间呢?
3、回忆所学的暖色有哪些?看色相环。比一比:红~紫~蓝三种颜色的冷暖。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冷暖除红与蓝以外,都是相对的,冷暖色给人的感受也是主观的。
4、学生自由发言生活中的冷色。教师播放准备好的生活中冷色的图片。形象的展示冷色妆点下的景物。
(三)学习点染技法
1、名画欣赏
梵高《花园里的树丛》、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保罗·西涅克《马赛港的入口》、克罗斯《阿西西附近的风景》等。
2、点彩画简介
通过名画欣赏,观察《花园里的树丛》放大细节画。学生自己观察和写实油画的区别。小组讨论观察点染法的笔触组合有哪些形式,用关键字梳理记录下来。
3、教师示范讲解,点彩画是法国画家修拉对光和色进行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表现的绘画技法。如果想表现绿色的事物,不需要平涂,而是像大师一样,先用蓝色一条涂在画面上,再在蓝色的笔触旁平行的图上黄色的笔触,站在一定的距离看,画面中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绿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课堂练习的点染技法可以是单色,可以是多色,点可以有方向和笔触。具体操作学生可临摹教材P7点染方法。
(四)艺术实践
试着选择冷色,并用点染的技法完成一张风景画。
(五)展示交流
1、学生选择自己作品中得意之处向同学展示。
2、学生之间相互点评,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3、将优秀作品贴上黑板展示
(六)拓展升华
教师总结:色彩无处不在妆点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冷色和暖色,请大家带着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