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3 囚绿记
学习目标
1.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2.领会文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
3.联系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
自主认识
一、整体感知
1.搜集陆蠡在抗战时期的言行等相关材料。
2.诵读课文,理出课文的基本思路。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嵌( ) 瞥见( ) 了截( )
涸辙( ) 移徙( ) 婆娑( )
猗郁( ) 蕈菌(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闲 xiá( )xiá( )疵xiá( )迩 (2)yà( )苗助长yǎn( )旗息鼓都江yàn( ) (3)yī( )郁涟yī( )qǐ( )丽
3.近义词辨析。
固执·顽固
(1)当时,老师、同学都劝阻他参加高考后再去北京,可他就是不听;家里人都在反对,可他就是 己见,坚决要去。?
(2)季羡林先生在《衣着的款式》一文中也曾说:“在衣着方面,我是著名的 保守派。我有几套——套数不详——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虽然衣龄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课文可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释绿和怀绿五个层次,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2.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
4.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纤细(qiàn)
公寓(yù) 大笔如椽(chuán)
B.葱茏(lónɡ) 涸辙(ɡù)
奔腾(bēn) 瑕不掩瑜(xiá)
C.淅沥(xī lì) 蹩脚(bié)
涟漪(yī) 情不自禁(jìn)
D.蕈菌(xùn) 猗郁(yī)
绿林(lù) 敝帚自珍(b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瞥见 了截 移徙 急不暇择
B.爱抚 涸辙 缝隙 视同至宝
C.囚系 幽囚 剪揖 偃苗助长
D.攀援 绿洲 开释 烽烟四逼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 ,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 ,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 , ,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A.脉络 嫩叶 卷须 嫩芽
B.卷须 嫩芽 脉络 嫩叶
C.卷须 嫩叶 脉络 嫩芽
D.嫩叶 卷须 嫩芽 脉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B.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C.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6.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②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 。?
A.①窗是圆的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B.①圆形的窗 ②它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C.①窗是圆的 ②它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D.①圆形的窗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拨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7.根据本文内容,请分条概括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交往”经历。
8.在作者眼里,常春藤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对常青藤绿枝条的描写采用的手法是什么?
9.“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文中对常春藤的称呼由“绿影”到“绿友”到“囚人”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因为闰月,今年春天来得迟,虽然是四月,阴历还在二月,但不知为什么,这棵紫藤却开花了。
是第五年春天将尽的时节吧,在高大疏朗的花架上,紫藤已按照我为它设计的路线,或者说按照阳光的引领,将它的身体不可思议地伸长,并生出无数枝节,尽一切力量抓住它的机遇,抓住它在这块注定了的土地上被种下了的命运,开始繁殖绵延。现在它已像一位清淑的少女,抬头望去,青绿的细叶像它的心思一样一天天地覆盖着这片天空。这心思终于以最美丽的姿势出现了——它开花了!
第一年它开得羞涩而小心,一小挂一小挂,一身粉紫地从枝叶中露出来。似乎连它自己也不相信,为什么一棵树会开花呢?这几乎就像“我是谁”的问题一样难吧。但一棵紫藤不需要哲学,它只是快乐极了,因为第二年它的花开得更多。
这是人的树,人的花,人的果。在紫藤花盛开的时候,我站在花架下眺望湖对岸一个女孩回家时的笑脸;在紫藤落花的时候,我站在花架下看着一个青年渐渐远去的背影。
在《迁徙的鸟》这部影片中,雅克·波林说,“鸟儿永远在飞。只有鸟儿从不停止飞行。”
人类从来对鸟儿的飞翔所怀着的羡慕,只止于自由。可是有谁知道,鸟儿为什么要飞呢?为什么它们从不停止呢?自由难道只在追逐之中吗?
让我问问这棵紫藤吧,如果我只剩下了它的话。
十五年来,紫藤春荣冬寞,四季的风是它的爱人。它用一年的时光演出一场生命之剧,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离不弃,不屈不挠。夏天它极尽繁华,秋日它渐次凋零,冬天我看着它死去,春天我看着它活来。它自由地开花,自由地长叶,不问风雨不问晴。我把它种在湖边这个院子里,它就一心一意地生根,全心全意地开花,谁瞧了它一眼,都能瞧出那份从容、那份安宁、那份坚定来。
从容、安宁、坚定,这不是自由吗?
从容、安宁、坚定,这不是幸福吗?
没有比一棵平常的树更幸福的了,没有比一颗平常的心更快乐的了。这道理是紫藤告诉我的。唯有这样深这样厚的根才能长出自由之花吧,长出奇异之花吧。还只是二月呢,紫藤今年确实奇了,它想说什么呢,它比一个人更多情吗?没有人真正懂得另一个人,但一棵树却可以。它展现自己最美的生命,是想挽留一个爱它的人。春天孩儿面,一夜风雨,怕绿肥紫瘦,早起惊见满架的花枝不肯轻易坠落。从早到晚,我不肯移动脚步,痴看一树痴花。于无声处听惊雷,那是我种下的声音啊。
这一生,我爱树胜过爱人,因为人的生命是残缺的,因为我们心灵残缺甚至残酷。人不懂得相爱倒早早地懂了相害。只有一棵树是完整的,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生生息息。在生死之中有变有化,有情有义,有始有终,起起落落皆如无闻。它所求得是那样简单,它永不舍得离弃你,它只要你种下它,它就是你的儿子,它就是你的女儿;它只要你种下它,它就是你的父亲,它就是你的母亲啊!
我的紫藤已经整整开了十年花了,一年比一年开得茂盛、开得繁荣,这繁荣一定来自它心灵的安适。谁说一棵树没有梦呢?当繁花落英的时候,我发现每一朵紫色的小花都像鸟儿张开的翅膀!飞翔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不是只有一个天空,只要开出真正属于你的生命之花,你就会飞了。
几乎每天都有真的鸟儿飞来与它对话,黄鹂、云雀、喜鹊、小麻雀,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它们在花枝之间跳来跳去,就像是紫藤姐姐远方的弟弟回来了。它们停留在这棵美丽无比的花树上,有的鸟儿聒噪地叫个不停,它们一定是劝说紫藤离开这片该死的臭烘烘的湖水吧;有些鸟儿却因为这棵无比美丽的花树而暂时变成了一位哲人,因为它们在枝头上一边梳理着羽毛一边静静地思考:为什么我要飞来飞去呢?为什么我不能长久地留在这儿呢?
这就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之间的秘密吧。
这秘密无人知晓。我将用全部的生命看守着它们。我想一直到最后,我都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是要做一只鸟,还是要做一棵树。
那不正是所有痛苦的原因吗?
10.文章开头说“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作者种下紫藤树,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请分条加以概括。
11.根据文意,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这是人的树,人的花,人的果。
②它所求得是那样简单,它永不舍得离弃你,它只要你种下它,它就是你的儿子,它就是你的女儿;它只要你种下它,它就是你的父亲,它就是你的母亲啊!
12.文章倒数第4自然段写鸟儿与紫藤树的对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精彩语言运用
13.下面的句子已经打乱,请调整语序。
①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②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③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④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⑤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⑥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参考答案
【自主认知】
自练自测
1.qiàn piē liǎo hé zhé xǐ suō yī xùn
2.(1)暇 瑕 遐 (2)揠 偃 堰 (3)猗 漪 绮
3.答案:(1)固执 (2)顽固
解析:“固执”“顽固”两个词都可作形容词,都有坚持、不肯改变的意思。主要区别:“固执”古板执着,不肯变通。常形容人的性情或态度,可以作动词用。如:固执己见。“顽固”为贬义词,程度比“固执”深。①指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②指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③不易制服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
【合作探究】
1.选定“囚绿记”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暗示着艰难的家运国运,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思想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2.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因为对绿色的贪婪而不愿意开释日见憔损的绿枝条。“魔念”反映了“我”对自由、光明的热切企盼。
3.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生命、希望,向往光明、自由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
【课堂练习】
1.D 解析:A项,“纤”读xiān;B项,“涸”读hé;C项,“禁”读jīn。
2.C 解析:“揖”改为“辑”,“偃”改为“揠”。
3.C 解析:主要考虑动宾短语的搭配和定语与中心词的搭配。
4.A 解析:A项“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本句是针对“小错误”来说的,运用不符合语境。B项“卓尔不群”意为“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用于形容非凡的人,运用符合语境。C项“彪炳千古”意为“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运用符合语境。D项“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运用符合语境。
5.B 解析:应去掉“一种”后的冒号。
6.D 解析:①后句是“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出”,主语保持一致,所以主语应该是“窗”;②前面是“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两句之间用分号,所以,句子结构应保持一致,“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比较恰当。
7.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交往”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寻绿”“观绿”或“恋绿而居”;(2)“囚绿”或“囚绿欣赏”;(3)“放绿”“怀绿”或“释绿南归”。
8.①具有美的特点。②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③是柔弱的。④是倔强的、坚贞的。采用了象征手法和拟人手法。
9.称呼的变化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隐含作者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10.①从容、安宁、坚定是自由,是幸福。②只有拥有一颗平常的心,人生才有快乐。③要开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11.①人的悲喜忧乐像紫藤树的花开花落,欢快喜悦如鲜花盛开,忧虑悲苦似花叶枯萎。②说紫藤树是“你的儿子”“你的女儿”是因为它对你从不索求,永不舍得离弃你;说它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是因为它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美丽无私地奉献给你。
12.鸟儿与紫藤的对话正渲染出一种从容、安适、安宁的氛围,更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3.⑤⑥④①③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