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1 包身工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筛选信息。
2.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自读文章,读准字音,把握行文思路。
2.收集有关夏衍的生平资料。
二、自练自测
1.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 、 、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 》《 》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 》《 》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为了表彰他对中国电影剧本所作的突出贡献,1994年10月,国务院特授予他“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2.给加点字注音。
蠕动( ) 拎着( ) 弄堂( ) 游说( ) 赚( )
抹布( ) 嘈杂( ) 执拗( ) 簿子( ) 籼米( )
莴苣( ) 揩地板( ) 搽粉( ) 蹒跚( ) 皮辊( )
谄媚( ) 骷髅( ) 噩梦( ) 怔住( ) 锭子( )
三、质疑问难
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反映包身工的生活的?是如何组织的?
2.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课文中有哪些句段揭示原因?
3.作者除了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外,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4.讲一讲芦柴棒的故事,把第18段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5.本文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6.作者为什么要以“包身工”为题?题目和内容有什么关系?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衍生(yǎn) 裸体(luǒ) 蹒跚(pán shān) 游说(shuì)
B.拎着(līn) 饲养(sì) 惺忪(xīnɡ sōnɡ) 水门汀(dīnɡ)
C.怜悯(mǐn) 虐待(nüè) 惩戒(chěnɡ) 皮辊(ɡǔn)
D.缜密(shèn) 弄堂(nònɡ) 骷髅(kū lóu) 包身契(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横七竖八 蠕动 儒子牛 蜂涌而至
B.生死由天 嘈杂 执拗 不假思索
C.血肉之驱 见机 反射 生杀予夺
D.步履蹒跚 申吟 欧打 草煎人命
3.下列各组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进入高中,妈妈爸爸就各司其职,妈妈督促我的学习,爸爸负责我的生活,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所以我更喜欢爸爸。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章子怡、徐静蕾、赵薇、周迅几位青年女演员现在是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人物。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达白热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丹阳日报》社本着开门办报、服务读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举办记者节暨首届读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B.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C.沈纯德认为,不仅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破坏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也将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更严重地破坏了田径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D.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6~9题。
①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②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③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6.加点的词“饲养”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7.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8.第②段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指出其作用。
9.第③段的句子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说说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日前,武汉市劳动部门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发现,一家私营企业长期使用不满14岁的儿童在企业做工,这些孩子每天早晨六点上班,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有时工作时间更长,还没有工休日。
8月27日,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也在一家日资企业——上海景条公司发现了相同情况,一次查出该公司使用童工逾10名,14岁的孙贵月从7月26日至8月25日,加班加点工作达87.5小时!除此之外,劳动监察部门还查出该公司违法用工的其他情况:经政府批准使用的劳动力仅有35人,而公司非法招用的有300多人;员工工资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且员工工资每月只发一半。
面对这些非法用工企业,武汉、上海市的劳动监察部门均明确表示:绝不容许现代“包身工”在该市存在,政府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包身工”并不只出现在武汉、上海,近年来在河南、山西、湖南、北京等地均有出现。
今年7月,北京和安徽的一家劳务输出公司联手,将自己的同胞卖出了国门,到新加坡做了一次“包身工”。行前劳务输出公司向打工者保证,在新加坡每人月薪800新加坡元,技术工不少于1 200新加坡元。17名打工者向合肥公司交了2 500元人民币的报名费、1.2万元人民币的杂费和2万元人民币的押金后,踏上了南下出国就业的旅途。他们没想到,在新加坡迎接他们的中国籍工头,在与他们签订了用工合同后,就开始恶狠狠地威胁说:“你们谁不在这里好好干,不死也要脱层皮!”每天按8小时工作制付薪,工作时间却是11小时;许诺中的4人一间空调房,成了8个人挤在一起的集装箱;荤素搭配的营养配餐,成了类似面糊糊的饭。强烈要求回国的打工者,最终只得到40新加坡元的工钱。
非法劳务黑市须整治,据劳动监察部门调查,沦为国内“包身工”的打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劳务黑市上轻信用工者的谎言,等醒悟过来时,已身陷“囹圄”,不仅身上分文皆无,证件被扣,而且失去人身自由。
今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大浪乡村民周某就在石家庄市火车站前的劳务黑市上被骗。那天他在那里找工作,一个老板声称需要“拌猪饲料”的员工,日工资20元。第二天周某与其他7个打工者却被老板送到了距定州市15公里左右的一个砖窑,成了该砖窑30多个“包身工”中的一员。他们被逼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外逃的员工被追回后均惨遭毒打。5月20日晚,周某侥幸逃脱,后在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才将其他员工解救出来。
5月2日,河南省辉县警方从该县常村镇“黑窑”里也解救出了40名打工者,他们大都是从郑州市二马路附近的劳务黑市上被骗去的。这些打工者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仅没有工资,有的还被打成重伤,或不明不白地“失踪”。
“包身工”事件之所以屡禁不止,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心慈手软”,甚至在发展和保护地方经济的借口下,不对用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劳动执法监察,对地方企业出现的“包身工”现象处理不及时,有的甚至听之任之,有的甚至为非法用工者开脱。
“包身工”的出现是近年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发生,不仅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侵害了打工者的权益,而且诱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当地形象。目前这种违法用工行为已经在各地蔓延,各地政府、工会、劳动和公安部门虽然进行了多次打击,也解救了大批的“包身工”,但收效甚微。
为此,笔者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发生在身边的“包身工”事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劳动法》等法规法律的宣传,增强打工者和用人者的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大取缔和打击劳务黑市的力度,消除“包身工”滋生的温床和土壤;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和打击力度,对以身试法者决不姑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0.这篇文章中的“包身工”都加了引号,联系文章说说为什么。
11.从文章所列举的事例中概括现代“包身工”有哪些不幸的遭遇?
1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3.你认为现代“包身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消除现代“包身工”现象?
四、语言文字应用
14.根据夏衍《包身工》一文中给出的信息,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
15.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
【自主认知】
自练自测
1.作家 文艺评论家 秋瑾传 上海屋檐下 祝福 林家铺子
2.rú līn lòng shuì zhuàn mā cáo niù bù xiān wō jù kāi chá pán shān gǔn chǎn kū lóu è zhèng dìng
【合作探究】
1.主要选取了三个场景: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以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
2.居住的条件简陋、饭食猪狗不如、惩罚残酷、精神麻木、统治“严密”。作品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展现出来,如: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吃饭,五点钟上班,劳动十二个小时……殴打、罚工钱、停生意、饿饭、吊起……浆糊一般的薄粥……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罐装的劳动力”……少女的“害羞”感迟钝。文中有一句话可以揭示出包身工所受苦难的原因,“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她们受双重压迫,是双重奴隶。
3.还有一些与描写生活场景相应的说明和议论,说明包身工的来历,以及包身工制度的成因、发展和趋向。这样写,可以使包身工的生活与包身工制度的成因、发展和趋向相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楚,对包身工制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
4.主要动词是“摔”“踢”“泼”,表现了“打杂的”的凶狠。这一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这三个动词,一个比一个凶。“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示出芦柴棒遭遇的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这一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5.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中间穿插必要的议论和抒情。顺叙部分,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描写为主,间以必要的说明和议论;补叙部分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说明为主,也穿插一些具体的描写,同时加以适当的议论。无论叙述、描写或说明、议论,都倾注着作者对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资本家的愤恨。许多语句都具有强烈的抒彩,这就更使文章具有撼人心魄的强大感染力。
6.以“包身工”为题,点名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课堂练习】
1.A 解析:B项,“汀”应读tīnɡ;C项,“惩”应读chénɡ;D项,“缜”应读zhěn,“弄堂”的“弄”应读lònɡ。
2.B 解析:A项,“儒子牛”应该为“孺子牛”,“蜂涌而至”应该为“蜂拥而至”;C项,“血肉之驱”应该为“血肉之躯”;D项,“申吟”应该为“呻吟”,“欧打”应该为“殴打”,“草煎人命”应该为“草菅人命”。
3.C 解析:C项为借代,A、B、D三项为比喻。
4.C 解析:A项,“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指做法恰恰相反,从文意看不属于这种情况;B项,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不合语境;D项,“蔚然成风”与“热情”搭配不当。
5.B 解析:A项,“本着”缺宾语,可加“宗旨”;C项,“不仅”移到第一个“破坏”的前面;D项,“最初”位置不当,应放在“五十年前”之后。
6.答案:“饲养”的本义是喂养动物,用在这里,说明资本家将包身工当做会讲话的家畜,役使她们以牟取暴利。
7.答案:资本家对包身工的残忍役使,使作者联想到了“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包身工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牟取暴利的却是资本家!这一类比尖锐地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的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8.答案: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第一句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对比,两种矛盾的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9.答案: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想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10.答案:文章中所说的“包身工”本质上是一种非法用工行为,虽然和夏衍笔下的“包身工”在遭遇上有相似的地方,但还不完全等同于旧社会的“包身工”。所以作者虽然借用了这一称呼,但还要加引号,以示区别。
11.答案:劳动时间长、工资低、生活条件差,有的没有人身自由、经常挨打、工作条件恶劣。
12.答案:本文以时间和地点为线索,选取了发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相关事件进行报道。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13.答案:①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打工者法制观念不强,个别雇工者非法用工,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监管。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打工者和用人者的法制观念,取缔和打击劳务黑市,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和打击力度。
14.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女工。
15.答案:(1)示例:缸外鱼:如果早知道命运会这样,我绝不会玩这种可能要命的游戏,可惜我没有机会改变了。(2)示例:①生命不是游戏,没有重来的机会。②做事要适度,量力而行。
解析:(1)先观察画面内容,画面上有一个鱼缸,鱼缸里面有一条鱼坐在跷跷板上,另一条鱼在鱼缸外面的地上躺着。想象内心独白要合理。鱼缸里的那条鱼可能是庆幸自己未“飞”出去,或羡慕外面那条鱼多么自由;外面的那条鱼会后悔自己的出格举动,害了自己。符合情境,与画面相映成趣。
(2)鱼儿如果在鱼缸里就不会有性命之忧,如果玩跷跷板把握好度,也不会有危险。由此可以概括寓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或:没有绝对的自由)。说明合理,语言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