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大部分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是金属原子
C.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它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3.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
改变的是(
)
①质子数
②化学性质
③中子数
④粒子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
A.①⑦???
B.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⑧
4.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眼”在银河系内发现了9颗中子星。在中子星中,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以下对中子星和中子的猜想错误的是(
)
A.中子不显电性
B.中子星上存在丰富的氢原子
C.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
D.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
5.—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B.重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
C.重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D.水分子和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6.如图是粒子X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整体带负电
7.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使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征”,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
A.146
B.92
C.136
D.238
8.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
9.用符号“”表示原
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原子,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
11.将下列微粒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分子
②原子
③质子
④中子
⑤电子
⑥离子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2)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
(5)—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
。
1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值是
。
(3)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
(填字母序号)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A正确;质子数不—定等于中子数,故B错误;氢(1H)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C错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比原子的体积小得多,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电荷数为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12,A、C正确;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是金属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B正确,D错误。
3.答案:C
解析:原子失去电子则粒子所带的正电荷数量大于负电荷数量,得到电子则粒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大于正电荷数量,
所以粒子的电性一定发生改变;有电子得失,则核外电子总数一定发生变化;如果是失去电子,则核外电子层数可能减少;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改变,则化学性质一定改变;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原子核一定不变,故选C。
4.答案:B
解析:中子不显电性,A正确;由题中信息知,中子星上不存在原子,所以中子星上不可能存在丰富的氢原子,B错误;中子的质量约是电子质量的1
836倍,C正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根据题中信息,整个中子星是由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所以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D正确。
5.答案:B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则重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项说法错误;重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故B项说法正确;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核内中子数为2-1=1,故C项说法错误;虽然重水分子和水分子中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但由于重氢原子和氢原子中的中子数不同,因此重氢原子和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重水分子和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故D项说法错误。
6.答案:D
解析:项,X的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项,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错误;C项,该粒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为17,错误;D项,X粒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整体带负电,正确。
7.答案:A
解析:这种铀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即质子数为92,所以中子数为238-92=146。
8.答案:C
解析:“四中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微粒中无质子,又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四中子”不显电性,故A正确;因为中子的质质子的质量,所以1个该粒子的质量1个氦原子的质量,故B正确;由于该微粒中只有中子,失去一个中子后该微粒也不显电性,故不会带正电荷,故C错误;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粒子的位置,故D正确。
9.答案:B
解析:A项,和分别表示X、Y离子的中子数,而X、Y离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B项,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X、Y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故,正确;C错误:D项,没有意义,错误。
10.答案:C
解析: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非常小,仅相当于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几乎可以忽略,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主要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11.答案:(1)①②⑥
(2)①②④
(3)⑤(4)③(5)⑤(6)⑥
解析:(1)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铁、锌、镁等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等是由离子构成的,故①②⑥。
(2)中子不带电,所以显电中性。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又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也不显电性,故选①②④。
(3)1个质子质量和1个中子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故选⑤。
(4)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故选③。
(5)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⑤。
(6)阴离子带负电荷,阳离子带正电荷,故选⑥。
12.答案:(1)3
(2)14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