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
1、
预习检测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2、一大块冰糖,你如何使它变成更小块的冰糖?你还有什么方法使它分割成更小的看不见的微粒?
3、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微粒是
不断
的,微粒之间有
。
4、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刚石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
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食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二、课堂检测
(一)物质是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b
你观察到哪些现象?
a
b
水
(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
(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
以上实验表明微粒是
。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现象:图(1)
图(2)
(水
或空气)容易被压缩。
结论:
微粒之间有
。
图(1)
图(2)
三、课后检测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微粒是不断
的;微粒之间有
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其所构成的物质也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2、利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1)
湿衣服被晒干,是因为
。
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容易干,是因为
;
(2)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
(3)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一定体积的蓝色钢瓶中,是因为
;
(4)一滴水中的微粒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这是因为
;
(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
(6)糖块放进一杯水里,整杯水都有了甜味,说明
。
3、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________;
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_____;
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__(变或不变)仍然是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4、请你将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与其相应的原理用连线连接。
(1)热胀冷缩
a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花香四溢
b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c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5、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
仪器A的名称是
,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明
活塞
6、如图,上面一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下面一瓶盛的是空气,把玻璃片抽掉,上下颠倒几次,你观察到
,
说明
;
如上图,是一个密闭的容器,里面盛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当把活塞向左推时,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
。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
1、
预习检测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构成的。
金刚石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
水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食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____
__可分,而______却不可分。是由参加反应的______分解成______,然后由_______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________。
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变化了,而
_____
种类没变。(填分子或原子)
二、课堂检测
(一)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1)分子和原子都
(2)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断
(3)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
(二)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之间的变化)
当水电解时,每个
水
分子分解成两个
原子和一个
原子;每两个
原子又结合成一个
分子,大量的
分子聚集成氧气;每两个
原子结合成一个
分子,大量的
分子聚集成氢气。
结论: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小,不是最小的微粒;
不可再分小,是最小的微粒,但可以从新组合成新的
(填分子或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选“分子”、“原子”)
分解成
重新结合成
(
)
------→
(
)
------→
(新
)
◆在物理变化中:
分子的种类不变,例如,水变成水蒸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水蒸气也是由水蒸气构成,那么变化的是什么?
三、课后检测
1、
金秋十月,人们可以闻到桂花香味,说明(
)
A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不断运动
D
分子间由空隙
2、用分子的观点理解:敞口放置的盐水会越放越咸,敞口放置的白酒会越放越淡
3、分子总是在不断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 。分子间有空隙,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的空隙 ,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
4、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这一事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
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
5、氧气变成液态氧是由于(
)
A
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
氧分子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C
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D
氧分子的空隙变小了
6、下列事实中,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
A
碘受热升华
B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C
铁矿石磨成粉
D
加热水产生水蒸气
7、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
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D.水蒸气冷凝为水
8、看图填空
在氧化汞分解的变化中,每个氧化汞分子分解成一个氧
和一个汞
;
每
两个氧
结合成一个氧
,大量的氧
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汞
聚集成汞,(填分子或原子)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
一、预习检测
1、研究发现,原子是由
和
两种
微粒构成的,原子中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二者所带的电量大小
,电性
,因而原子呈
性。
2、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原子核中
带正电荷,
不带电。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3、原子的质量非常
,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
的质量相对小的多。
4、相对原子质量是指
5、相对分子质量是
二、课堂检测
(一)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括号中表明电性)
质子
(
)
原子核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
中子
(
)
(
)
原子
核外电子
(
)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核电荷数
=
=
(二)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是“1”,不写)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
-------------------------------------
碳原子质量×
1/12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
例如: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
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千克/(1.993×10-26千克×1/12)=16
(三)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例如:Mr
(O2
)=
16
×
1
=
16
Mr
(H2O)
=
1×2
+
16×1
=
18
Mr
【Ca(OH)2
】=
40+(16+1)×2
=
74
。
三、课后检测
1、在原子中
(
)
A.原子核占很大的体积
B.电子有时不运动
C.一个质子质量与一个中子质量相近
D.原子核都是静止的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的贫铀弹,不少当地人因此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
(
)
A.146
B.92
C.136
D.238
3、一个铝原子的质量是4.482×10-26
Kg,求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56克
B、56
C
、9.288×10-26
Kg
D、1/56
5、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是
(
)
A、质子
B、质子
电子
C、质子
中子
电子
D、质子
中子
6、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为13,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
7、
填表:
原子名称
质子
中子
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氧
8
16
碳
6
12
8、计算水(O2)、
(H2)、
(N2)、
氯气(Cl2)的相对分子质量
O2
=
H2
=
N2
=
Cl2
=
9、计算水(H2O)、(H2O2)二氧化锰(MnO2)的相对分子质量
H2O
=
H2O2
=
MnO2
=
10.计算二氧化碳(CO2)、(P2O5)、(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CO2=
P2O5
=
CaCO3=
11.计算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镁
[Mg(OH)2]、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Ca(OH)2
=
Mg(OH)2
=
Cu2(OH)2CO3
=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一、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
氧___________
氢___________锰_____________钾_____________
??
S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He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
2、
元素的含量之最:
地壳
1.
2.
3
4
;
人体
1.
2.
;
海水
1.
2.
;
太阳
1.
2.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排序:
3、物质的分类: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二、课堂检测
1、元素的概念:含有相同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区别在于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元素是整体只讲
,不讲
;
原子是个体即讲
,又讲
。
2、元素的写法: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大写;如需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3、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宏观】和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例如O表示
、
Fe表示
、
如果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数字,不表示宏观含义,只表示微观含义
例如2
O表示
2
Fe表示
2个氢原子
n个铜原子
4、离子符号的写法和意义:
写
阳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阴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2个镁离子
2个氯离子
2Ca2+
2S2-
2Ca2+中前2的含义
后2的含义
5、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为
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净物分为
和
两种
;氧化物属于
。
6、人体微量元素有哪些(含量少但不能缺)
7、缺少元素与疾病:缺钙
缺锌
缺铁
缺碘
三、课后检测
1、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钙:
;
缺锌:
;
缺钴、铁:
;
缺碘:
;
钙多:
;
硒过量:
?。
2、
O表示的意义是(????
?
)
A.
表示氧元素??????
B.
表示一个氧原子
C.
表示一个氧元素??
D.
表示氧元素和一个氧原子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Al???????????
????
B.
Si???
????????
C.
Fe???????
???
D.
O
4、
氯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cL??????????
??
B.
cl??????????????
C.Cl??????????????
D.
CL
5、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
A.
氧气?????
?????
B.石油?????????
??
C.二氧化碳???
???
D.水
6、
下列关于氧气、氧化铜、氯酸钾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氧化物????????????????
B.
都是含氧化合物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氧元素
7、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纯净物?????????
D.
单质
8、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___
_______
(2)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
9、
水、干冰、氧化钙三种物质中都含______种元素,且都含_______元素,所以它
们属于________。?
10、
将下列物质填入表中:氧化铜、空气、氮气、铁、氯化钠、水。
混合物_____________;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3物质的组成(第1课时)
一、预习检测
1、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铁____
铜_____
锌_______
磷_____碳
氦气
氖气
氧气_____
氮气______
氢气______水_____
过氧化氢
五氧化二磷
氧化镁
四氧化三铁
3、记忆化合价:
金正
非负
单质零
一价:
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和铜;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二、课堂检测
(一)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A直接用元素符号:(有三类)占单质中的绝大部分。
1、金属单质:例如
铁
Fe
;铜
镁
钙
汞
2、固态非金属单质:例如
碳
C
;磷
硫
硅
3、稀有气体:氦气
He
氖气
氩气
B用元素符号及数字表示,数字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字表示每一个分子中由几个原子构成。初中阶段学4个
氧气
O2
氢气
氮气
氯气
O2
中2的含义:每个氧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N2
中2的含义: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利用化合价来写)【知道化学式含义同氧气】
1、已知铝为+5价,氧为-2价,写出铝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3
-2
(1).写出组成的元素,标出化合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Al
O
(2).求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3×2=6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原子个数==最小公倍数/正价数(或负价数)
Al原子个数=16/3=2
O原子个数=6/2=3
(4).原子个数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Al2O3
(5).检查正误: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
+3×2+(-2)×3=0
(三)练习
(1)已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
(2)已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
三、课后检测
1.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
(A)氧化钙(OCa)
(B)氧化镁(MgO)
(C)三氯化铁
(FeCl3)
(D)三氧化硫(SO3)
2.化学式Fe3O4的读法是
(
)
(A)铁三氧四
(B)三铁化四氧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铁
氧气
氦气
铜
氮气
磷
硫
水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过氧化氢
四氧化三铁
五氧化二磷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锰
碳酸钙
氢氧化钙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氯酸钾
4.按照步骤写出化学式
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1).写出组成的元素,标出化合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2).求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原子个数==最小公倍数/正价数(或负价数)
P原子个数=
O原子个数=
(4).原子个数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5).检查正误: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5.在已给出化合价写化学式:【1省略不标】
+3
-2
+3
-1
+2
-1
+5
-2
Al
O
Fe
Cl
Cu
Cl
P
O
+4
-2
+2
-2
+1
-1
+2
-2
C
O
Mg
O
Na
Cl
Cu
O
6.给化学式标化合价(标出划线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面)
已知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O2
N2
Fe
He
C
P
AL2O3
Fe2O3
P2O5
MgO
MnO2
KMnO4
K2MnO4
KClO3
HClO4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3物质的组成(第2课时)
1、
预习检测
1、下列化学符号①2CO
②2Ag+
③Mg2+
④中的数字“2”表示(填序号)
(1)离子个数的是
;(2)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
。
(3)分子个数的是
;(4)元素化合价数值的是
。
2、用符号表示及符号的含义
2个铜原子
3个镁离子
2个氧原子
二、课堂检测-------化学式的含义:
(一)由原子构成的单质:例如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化学式的含义有3个:
(1)表示一种物质
(宏观)
(2)
表示一种元素或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宏观)
(3)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例如:Fe的含义:(1)表示铁这种物质(2)表示铁元素(3)表示一个铁原子
C的含义:
、
、
总结:这些物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的含义就是在元素符号原来2个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物质这个含义
【注意】:如在这些化学式的前面加一个数字,含义就只有一个。表示几个原子
例如
2Fe
2
C
2
He
(二)由分子构成的单质(O2、H2)和由分子构成化合物(H2O、CO2)的化学式(也称分子式):有4个含义
(1)表示一种物质
(宏观)
(2)
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宏观)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4)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情况(微观)
例如:
H2:
①
②
③
④
H2O:①
②
③
④
【注意】:如在这些化学式的前面加一个数字,含义就只有一个。只能表示几个分子
例如
2
O2
2
H2
2H2O
2
CO2
练习:1、填写下列分子式中数字2的意义:
H2O
;
2Ca
;2N
;
2H2前2
、
后2
;
SO42-
;
2、有关氧的符号的练习:
O
、
2
O
2
O2
O2
、
、
、
;
三、课后检测
(练习写化学式)
Cl-
OH-
NO3-
O2-
CO32-
SO42-
H+
H2O
名称
水
Na+
名称
K+
名称
NH4+
NH3·H2O
无
名称
氨水
无
Ca2+
名称
Mg2+
名称
Cu2+
名称
Fe2+
名称
Fe3+
名称
Al3+
名称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
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
一、预习检测
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个氧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铁原子
2个铁原子
1个氧分子
2个氧分子
1个水分子
2个水分子
1个氧离子
2个氧离子
1个亚铁离子
2个亚铁离子
一个铁离子
3个铁离子
1个氢氧根离子
10个氢氧根离子
1个碳酸根离子
2个碳酸根离子
2、指出下列数字2的含义
2O
O2
2O2
前
、后
O2-
2O2-
前
、右上
H2O
2H2O前
、后2
二、课堂检测
化学式的计算类型:①看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②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已知整体求部分[用乘法]
⑤已知部分求整体[用除法]
化学式计算公式:
a)
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个数
b)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个数﹞
之和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
c)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
4、某元素的质量﹝部分﹞=化合物的质量﹝整体﹞×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5、化合物的质量﹝整体﹞=某元素的质量﹝部分﹞÷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题:已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1、查出C、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为
、O为
明确CO2中原子的个数比
C原子的个数
:O原子的个数=
计算C、O元素的质量比
C元素的质量
:O元素的质量=
2、计算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
=
3、计算CO2
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
O元素的质量分数=
4、已知CO2的质量为22克,求CO2中C元素的质量=
O元素的质量=
5、已知CO2中C元素的质量为6克,求CO2,的质量=
已知CO2中O元素的质量为16克,求CO2,的质量=
三、课后检测
1、以水(H2O)为例进行相关的计算:
(1)查表找出相对原子质量:H
O
(2)H、O原子个数比=
:
;
(3)H、O元素质量比=
;
(4)相对分子质量=
;
(5)氢元素质量分数=
;
氧元素质量分素=
(6)18g水中含有多少g氢元素?
(7)多少g水中含有10g氢元素?
2、求酒精(学名乙醇)C2H5OH的相关计算:
(1)查表找出相对原子质量:H
O
C
(2)C、H、O原子个数比=
:
:
;
(3)C、H、O元素质量比=
:
:
;
(4)相对分子质量=
;
(5)氢元素质量分数=
;
氧元素质量分素=
(6)46g酒精中含有多少g氧元素?
(7)多少酒精中含有1.6g氧元素?
3、根据氧化铁(Fe2O3)的化学式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
(2)氧化铁里铁元素跟氧元素的质量比。(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4、硝酸铵(NH4NO3)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可用作炸药。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可用作化学肥料。试计算:
(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100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3)多少克硫酸铵【(NH4)2SO4】中的氮元素与100克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