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沪教版)总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检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
A.用海水晒盐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
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3.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
A.马踏飞燕(青铜器)
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人类利用化学知识合成了许多物质
C.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手段
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量筒
6.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7.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8.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9.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
猜想假设
B.
查阅资料
C.
进行试验
D.
交流讨论
10.点燃蜡烛的过程中
(
)
A.只发生化学变化
B.只发生物理变化
C.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1.下列物质燃烧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石油
B.香烟
C.煤
D.氢气
12.下列各种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开来的是
(
)
A、水和酒精?
B、铁和汞
C、水和澄清石灰水?
D、镁和氧化镁
13.为“绿色奥运”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可以采取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
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及塑料餐具
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纸的使用
⑤分类回收垃圾
⑥开发无磷洗涤剂
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全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下列操作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
(2)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桌上:_______________。
(3)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__。
2.现在大量的城市改造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修路中用到大量的生石灰来使松软的地基变结实,这其中发生的变化有:①将石灰石敲碎成粉末;②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③熟石灰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从而把砖、碎石、粘土、沙子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其中的化学变化有
个。
3.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与氧气能直接化合成一氧化氮;③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常温下与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④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4.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的装置能用于——类物质加热,其中的物质可能是
或
。
(2)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则管口有
气体产生,管壁有
,如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将会看到
。
(3)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
(4)若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需增加
和
。
5.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又可以生成水;它是新世纪各国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的绿色新能源。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知道:
氧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多种方法)。
(1)蔗糖和食盐:
。
(2)酒精和食醋:
。
(3)铁块和铜块:
。
(4)白糖和面粉:
。
7、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用镊子夹取放入盛水的小烧杯中,可看到金属与水发生了剧烈的反就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本身熔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试根据以上叙述,推测该金属的性质①硬度________;②密度___
__;③熔点_
____;④状态___
__;⑤颜色__
___;⑥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物理变化一定有形状的改变。
(
)
2.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材料是钛合金。
(
)
3.废弃塑料会形成“白色污染”。
(
)
4.现在以及未来必须大力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等。
(
)
5.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是物理变化。
(
)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镁能燃烧和镁正在燃烧,这两种说法有何区别?
2.有放热、发光、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或颜色变化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请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4、你能举例说出几种化学污染事例吗?如何防止这些污染产生,谈谈你的想法。
五、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他们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实一口干涸的深井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大,现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解释实验现象
(1)灯火实验
(2)动物实验
(3)澄清石灰水实验
灯火_________
_________
动物________
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
?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
?
水含量是否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