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8 21: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造型别致的椅子教学设计
第 单元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12月 11日
课题  造型别致的椅子
课型   导学案课 年 级 五年级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椅子的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初步掌握椅子的基本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学习简单的手绘设计图的方式设计一把新颖的椅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椅子的基本结构与造型,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椅子的造型与功能的关系,结合人们的不同需求创新设计椅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用设计改善生活的信心。
重点 了解椅子的基本造型与功能等相关知识,设计出造型和功能有机结合的椅子。
难点  创新的设计椅子,体现功能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巧妙结合。
学 习

程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导案(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课程导入 学生:画的是花朵;是荷花椅。 1、绘画导入课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荷花椅的花画起,边画边让学生猜,画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位主角,一起走进椅子的世界。
板书出示课题 ——造型别致的椅子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兴趣,由植物设计成的转椅,既展示了教师的基本功,又为学生的提供了参考。
 
情境创设 学案 导案 教学意图

一名学生进行试做挑选后,回答理由。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凳子没有椅子舒服,椅子有靠背。 
生答:椅子由椅面、椅背、椅子腿组成,有的椅子还有扶手。 展现一把大人的椅子,一把学生的椅子和一个小凳子。
活动一:选椅子。
请一名同学上来试坐,最后挑一个,教师提问:为什么选这个? 
椅子的结构都有哪些组成?(板书) 通过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对比,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椅子的特点。 
交流
解惑  学生简要了解椅子在中国的历史。 介绍椅子的历史:古代的人们席地而坐,到后期从波斯国传入我国的的“胡椅”,也叫“胡床”。唐朝,胡床有了椅背,可以让人们倚靠,明清时期的“官帽椅”。交椅,可以折叠,携带方便。“圈椅”,也叫太师椅,椅称前低后高寓意着步步高升。 学习椅子的历史,了解椅子的发展,初步了解中国古典椅子,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
 
合作
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对家人朋友的了解,在课件图片中选择合适的椅子。
学生从造型、外观、功能上进行分析,体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活动二:选椅子。
请为家里人或你的小伙伴选椅子。家具城里很多椅子(出示课件)让学生挑选。
活动三:说一说。
经过研究讨论,请各组同学汇报选椅子结果,并阐述理由。引出“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的设计理念关键词。
椅子的这三个部分,满足“坐”的基本需求。
椅子设计就要围绕着基本结构,大胆想象,用好的设计满足人们对舒适与审美的更高要求。不论什么样的椅子都是为人服务的,椅子设计始终要记住以人为本。 通过为家人朋友选椅子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设计要“因人而异”,帮助学生了解需求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实践与评价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设计绘画。
评价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交流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辅助引导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本学段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课外拓展与实践(作业布置) 根据你的创意,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且实用的椅子。画好后注意标明尺寸和功能。
板书设计 造型别致的椅子
椅子的结构
设计要点
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