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2.
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④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
4.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5.
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6.
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9.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10.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2.
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空气
3.
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
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正确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
(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5.
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
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2.
.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知道,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用石灰水涂刷墙壁,就是利用了石灰水的这一性质。使得墙壁越来越硬。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气体。
4.
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在实验室中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分开来。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来进行鉴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中,粉末颗粒状的一般用____________取用,块状的用____________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只须____________。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中,取用时试剂瓶盖____________放在桌子上,标签朝向____________,试剂瓶口紧贴容器口____________倾倒。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最少量____________mL。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用____________,选择的量筒规格与所量液体体积越接近越好。倾倒的液体接近刻度时,应用____________滴加。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仰视时会造成读数偏低,取液偏多;俯视时会造成读数偏大,取液偏少。
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____________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____________或腐蚀____________;滴加时把滴管放在容器口上方滴加。用过的滴管要立刻用____________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再放入洁净的小试管中。
3.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的平衡。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被称量的物质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盘,____________盘放砝码,砝码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放置,用____________取,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把药品放在____________内称量。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_g。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的____________,手握试管夹的,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__,而且应该从试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____________处;加热时,试管倾斜跟桌面成_____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位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___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
5.
一般用试管刷,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6.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
A.量筒
B.细口瓶
C.试管
D.玻璃管
7.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2
B.1/4
C.1/3
D.2/3
8.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人,要垂直向上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不能紧挨试管口
C.用试管夹夹试管时要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
D.洗涤烧杯时,要洗到看不见脏东西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