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B.可以通过硬度来区分铁丝和铝丝
C.可以通过气味来区分酒精和蒸馏水
D.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2.某固体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如下图,是用玻璃钢制成的船体。制成的这种船体不必具有的性质是(
)
A.耐火
B.强度高
C.质轻
D.隔水性好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8.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
C.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D.石蜡可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
9.区别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
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
D.观察颜色
10.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明显增加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二
非选择题
1.用容积为
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_______
。
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主要有______,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橡胶胶帽_____
,不要_____
或?____??,防止____?。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____不可再吸取别的试剂。
3.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___,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_____,然后使试管_____。
4.
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有多种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1)
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_____??往?_____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柄上。
6.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防止_____
,同时也避免??_______。
7.填写下表:
8.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结论:
(1)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_____??,
??______?溶于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_____??层,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
(3)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______,其中含有____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_____,该气体能使?_____
变?_____,说明蜡烛中含有_____元素。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____元素。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______变化,又有_____变化。也说明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物理变化。????????????
10.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_____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AB
DAB
DCACDB
二
非选择题
1、
5
离试管口1/3处
2、胶头滴管
在上
倒置
平放
液体倒流
清洗
3、倾斜
底部
直立起来
4、(1)试管受热不均
(2)洗涤时用力过猛
5、底部
上
6、酒精挥发
下次使用难以点燃
7、液体沸腾溅出,可能会烫伤人
量取液体时,俯视
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8、(1)瓶塞正放
(2)标签没有对手心
(3)瓶口没有紧靠试管口
9、(1)小
不
(2)3
外焰、内焰、焰心
(3)水
氢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浑浊
碳
碳
(4)物理
化学
10、(1)二氧化碳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