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
必修一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点较为抽象,是为后继学习做一个铺垫的章节,所学知识如元素和化合物都是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且实验也是升入高中所作的第一个使用较多仪器设备的实验,牵扯到仪器、药品使用的规范性等问题,因而可根据每个学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安排具体的课时(2个课时最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注重学生以下几点观念的形成,(1)生物的物质性,生物和其他物体一样,离不开其物质属性。但生物又不同于其他物体,其有独特的生命属性,这就是其物质组成的差异性,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③生物体元素按照其含量,人为地划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其作用都同等重要。
这一节课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用一节课讲授课本内容,在单独的用一节课完成实验,因为学生的实验素养还没完全形成,在实验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时给予纠正。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如何选取实验材料,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的现象等,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
1.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无机自然界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细胞间元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讲述: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它可以构成不同的生物体,细胞为什么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是组成它的分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这些分子在非生物
物体中能不能找到?组成这些分子的元素,在非生命物体中能不能找到?这些分子是怎样构成细胞的呢?要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首先要分析这个系统的物质成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出课题)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
师生互动
讲述: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化学化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屏幕展示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
元素
地壳
细胞
O
48.60
65.0
Si
26.30
极少
C
0.087
18.0
N
0.03
3.0
H
0.76
10.0
问: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但是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说明生命和非生命的无机环境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作为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它可以构成不同的生物体。那么元素在各种细胞中的含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17图2-1-1和图2-1-2。
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有许多,它们的含量是否相同?
答:不相同。
问:人体细胞在干重状态下和鲜重状态下哪种元素含量最大?
答:干重状态下和鲜重状态元素下元素含量最大的分别是C元素和O元素。
下面我们以玉米和人体为例,来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出示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对比表投影片)
玉米与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质量分数%)
元素
玉米
人
元素
玉米
人
O
44.43
14.62
P
0.20
3.11
C
43.57
55.99
Mg
0.18
0.16
H
6.24
7.46
S
0.17
0.78
N
1.46
9.33
Cl
0.14
0.47
Si
1.17
0.005
Zn
/
0.01
K
0.92
1.09
Fe
0.08
0.012
Ca
0.23
4.67
Na
/
0.47
问:从表中看,哪一种化学元素是玉米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
答:是C
问:除此之外,还有哪几种元素含量较多?
答:O、H、N
讲述:从表中可以看出C、H、O、N这4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所以C、H、O、N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问:图中只列举了14种元素,那么是不是说细胞内只含有这些元素呢?
答:不是。
讲述:实际上除了表中的14种元素之外,还有Mn等。据统计,在生物体的细胞内至少可以找到62种元素,其中常见的约有29种,重要的有24种,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
问:构成生物体的这些元素的含量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讨论后回答:有的含量非常多,有的很少,差别很大。
讲述:正是因为生物体内各种元素含量差别较大,所以可以按照含量的多少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量元素,一类是微量元素。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最后一自然段。
问:什么是大量元素?
答: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问:哪些元素属于大量元素?
答:C、H、O、N、P、S、Ca、Mg、K等。
问:什么是微量元素?
答:生物体含量很少的一些元素。
问:哪些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答:Cu、B、Fe、Mn、Zn、Mo等。
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既然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那么,是不是说它们在生物体内可有可无呢?请举例说明?
答:不是。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碘是甲状腺激素的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锌、硒、钼、铁等是很多酶的成分。(列举其他一些生物由于缺少某些微量元素会引起的相关症状、课件展示)。
总结: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是基本的元素,C、H、O、N、P、S是主要元素、一般占细胞元素含量的98%以上。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讨论:作为生命的细胞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如花生和大豆的应用中有很大的不同,花生可用来榨油,大豆常用来做豆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参考课本P17提供的表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课本P17页的3个问题。
问: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答:主要看他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物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问: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
答: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在后面还要具体学习,可略讲或者不讲)。
问:并不是所有细胞中化合物含量都一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
答: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糖多,花生、芝
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
问:怎样从植物器官中提取这些化合物?
答: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讲述:组成细胞的元素大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怎样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7表解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85%~90%
蛋白质:7%~10%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核酸和糖类:1%~1.5%
无机盐:1%~1.5%
脂质:1~2%
四、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可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三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实验课上,将三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2个学生中的1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1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2个实验时,1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1个实验的操作。
3.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用手上提夹住试管的试管夹。
4.做鉴定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
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现象
知识点
可溶性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实验原理
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被苏丹Ⅲ染液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色红色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步骤
样液制备
选材
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最好
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马铃匀浆
方法
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
鸡蛋白进行稀释
马铃薯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鉴定步骤
样液→加斐林试剂→振荡→水浴加热煮沸→观察颜色变化
切片→染色→漂洗→镜检
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观察→颜色变化
样液→加碘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加双缩脲试剂A无明显变化,加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变成紫色
蓝色
注意事项
1.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2.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成甲液(NaOH:0.1
g/mL)乙液(CuSO4:0.05
g
/mL)来保存,用时必须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双缩脲使用时,应先A液造成碱环境,再加B液。
碘液浓度不宜过高,要稀释。
交流实验结果:每一组实验选取一个人介绍实验情况,然后分析实验成败的得失。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预测
实测
原因
预测
实测
原因
预测
实测
原因
苹果汁
梨汁
马铃薯匀浆
花生种子
花生种子匀浆
豆浆
鲜肝提取液
教师精讲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非生命的元素种类没有区别,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从这方面来看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虽然从元素种类上看具有统一性,但从组成生命的元素的含量上来看是有区别的,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环境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从这方面看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在细胞中,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C元素,它是构成有机物的标志性元素,有机物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
不同的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含量是不同的,要学会用恰当的方法来检测和区分不同的有机物。
评价反馈
画一个概念图,将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之间的关
系表示清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比较重要的就是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即构成生命的细胞是由元素组成的,而且这些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的存在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可以区分出在组织中是否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但是具体是哪种糖类或蛋白质还要通过其他才能鉴定。
布置作业
1.
课本P19练习题。
2.
本节配套练习题
课后思考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试运用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板书设计: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世界上没有生命特有的元素
2、差异性:含量相差很大
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所含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2、差异性: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大量元素:C、H、O、N、P、S等
三、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Cu、B、Fe、Mn、Zn等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98%)
水
无机物
无机盐
四、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糖类
有机物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五、检测生物组织的常见有机物
成
分
材
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2.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
.氢元素
B
.氧元素
C
.氮元素
D
.碳元素
3.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
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5.C
、
H
、
N
三种还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
73
%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
%,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6.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留在砂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A
.碘液、苏丹Ⅲ染液
B
.双缩脲试剂、碘液
C
.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染液
D
.碘液、斐林试剂
7.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
.
K
B
.
P
C
.
B
D
.
Ca
8.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2-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
g/L
)
1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
.
Ca2+
B
.
SO42-
C
.
Zn2+
D
.
H2PO42-
9.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A
.无色→砖红色(沉淀)
B
.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
.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10.某块地在施用了含硼的微肥后,其增产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含硼的微肥有利于植物的
A
.受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同化作用
11.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A
.斐林试剂
B
.苏丹Ⅳ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红墨水
12.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二、填空题
13.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生物体内常见的元素也有20多种,试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的元素与无机环境中的元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体内的元素与无机环境中的元素的关系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些元素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食物中的铁一般是有机铁,人体只能吸收利用其中的10%左右,铁锅中却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无机铁,用铁锅烧菜,对防治缺铁性贫血大有好处。
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
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胳,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大大增加,出现手足抽搐症;相反,血钙过高会引起心脏呼吸衰竭。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贫血症患者血液运输
的能力低。一般的贫血症患者除要补充铁以外,还应多吃一些
含丰富的食物。
(2)人体中含钙最多的是
。
(3)人在长跑后,因流汗过多常出现抽搐现象,这是因为身体中
含量太低。
(4)由上述铁、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
1.C
(提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所以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没有特殊的“生命元素”,它们都可以在非生物界找到。)
2.D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
C
、
H
、
O
、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属于基本元素。而碳原子由于本身的化学性质,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因此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3.A
(水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高达
85
%~
90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题干的叙述只是为了混淆你的判断,要识别这个小陷阱。)
4.
B
(要注意不同鉴定实验之间的差别;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
A
液、
B
液的配制方法或使用顺序;脂肪的鉴定中,由于脂肪颗粒小且分散在细胞中,所以观察时需要借助于显微镜。)
5.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6.B
(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是蛋白质,洗出的白浆是淀粉。)
7.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
C
、
H
、
O
、
N
、
P
、
S
、
Ca
、
Mg
等属于大量元素,
Fe
、
Mn
、
Zn
、
Cu
、
B
、
Mo
等属于微量元素。)
8.C
9.D
(
CuSO
4
和
NaOH
混合后,立即生成浅蓝色
Cu
(OH)2沉淀,
CuSO4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少量砖红色的
Cu2O
沉淀,与大量蓝色的
Cu(OH)2沉淀混合形成棕色。随后
Cu2O
逐渐增多,
Cu(OH)2减少至消失,呈现
Cu2O
的砖红色沉淀。)
10.A
(硼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
11.D
(普通奶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题干中的脱脂奶粉因脱去脂,所以无脂肪;因是淡奶粉,所以无糖。因此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供选答案中,斐林试剂是用来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苏丹Ⅳ染液是用来鉴定脂肪的,双缩脲试剂是用来鉴定蛋白质的,红墨水是用来观察水分的运输所用的。)
12.B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占生物细胞的
85
%~
90
%。但构成生物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占细胞的
7
%~
10
%,其次是脂质。)
13.答案:(1)组成生物的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但两者的元素种类又有差异
(2)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14.(1)O2、蛋白质(氨基酸)
(2)骨骼、牙齿
(3)钙
(4)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一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
元素
地壳
细胞
O
48.60
65.0
Si
26.30
极少
C
0.087
18.0
N
0.03
3.0
H
0.76
10.0
问题探讨:
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你的结论是?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为细胞所特有。
生命的物质性(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
2.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
生命的特殊性(生物与非生物具有差异性)
问题探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所含元素的比较
玉米与人体内的化学元素
(干重)
运用自己认为的科学方法解读表格数据,能得出哪些结论?
1.不同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
2.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
3.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其中
C、H、O、N
4种元素所占比例较大。
问题探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不同生物间所含元素的比较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
44
6.2
1.5
0.9
0.2
0.2
0.2
0.2
人
15
56
7.5
9.3
1.1
4.7
3.1
0.2
0.8
问题探讨:
生物与生物具有统一性
生物与生物具有差异性
问题:1.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是否仅为图中所示?
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含量百分比是否都相同?有何规律?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和干重的百分比)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组成细胞的元素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Mn、B、Zn、Mo、Cu
问题探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
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使用了大量的N,P,K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十分茂盛,原来,这一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每天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个踩过的地方,牧草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150克钼就足够了.
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问题探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钼)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但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
元素缺乏与疾病的相关性:
缺Fe:人体患贫血;果树患黄叶病
缺Ca:
成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人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现象
缺I:
人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B: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缺Zn:
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
缺Mg:
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问题探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
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有机物
水
无机盐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问题探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化合物
质量百分比
水
占85~90
无机盐
占1~1.5
蛋白质
占7~10
都含有C、H、O
脂质
占1~2
糖类和核酸
占1~1.5
上表表示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请阅读后回答教材17页中的“思考与讨论”
提示: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1)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2)含量仅次于水的化合物是:蛋白质。(3)有机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4)占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鉴定对象
还原糖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试剂
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
碘液
苏丹Ⅲ染液
(或苏丹Ⅳ染液)
双缩脲试剂
水浴加热
需
无
无
无
颜色
砖红色沉淀
蓝色
橘黄色(或红色)
紫色
生物
材料
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尿液
马铃薯匀浆
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
豆浆、牛奶、鸡蛋清、蛋白质类酶、鲜肝提取液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甲液:0.1g/mL的NaOH溶液
试剂:斐林试剂
等量混匀
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材料:苹果或梨匀浆
仪器:试管架、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试管、量筒、火柴
50~65℃水浴加热约2min
实验结果: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实验步骤:
向试管中加入2mL的苹果或梨匀浆
再向试管中加入1mL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
把试管放入50~65℃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min
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
2.脂肪的检测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原理:
脂肪+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染液
红色
材料:
花生种子匀浆或花生种子
仪器:
试管、量筒、刀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试剂:
苏丹Ⅲ、苏丹Ⅳ、体积分数50%的酒精
蒸馏水
实验步骤: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种皮
切片:用刀片横切花生子叶,越薄越好。
制片:
取最薄的切片放于载玻片中央
滴加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
去浮色(一定要用50%酒精去浮色)
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2.脂肪的检测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花生子叶最薄处,物象调节清晰,再换高倍镜
观察结果:视野中有橘黄色颗粒
2.脂肪的检测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
材料:豆浆或鲜肝提取液
仪器:试管、量筒等
A液:0.1g/mL的NaOH溶液
试剂:双缩脲试剂
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3.蛋白质的检测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过程:
1、向试管中加入2mL的豆浆或鲜肝提取液
2、再向试管中加入1mL的双缩脲A液,摇匀。
3、再向试管中加入4滴双缩脲B液,摇匀
4、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无色
紫色
3.蛋白质的检测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2)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清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黏住试管,不易洗刷。
(3)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h~4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而且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实验注意事项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和CuSO4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点不同:
①溶液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NaOH的浓度为0.1g/mL,CuSO4的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NaOH的浓度为0.1g/mL,CuSO4的浓度为0.01g/mL。
②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Cu2+。
③使用方法不同。使用斐林试剂时,先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然后立即使用。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先加入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CuSO4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
新知讲解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课堂总结
学习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____;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____。
___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2.一般情况下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______。
O
C
C
水
蛋白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堂练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选择题
1.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没有区别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B
课堂练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选择题
2.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D
3.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生活在珊瑚礁中美丽的珊瑚鱼,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
)
A.差异很大
B.有些差异
C.大体相同
D.没有一定标准
C
课堂练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选择题
4.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
A.Fe、Mn、Zn、Mg
B.Zn、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
C
5.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
)
A.C
B.H
C.O
D.N
A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19习题
2.完成本节配套检测练习题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